首映夜 | Malcolm & marie
舒緩的節奏、黑白模糊無關誰對誰錯的影像結構,打從一開始的慢進,平順鋪張,卻無法預料下一秒的躁進張狂尖銳來往,蔓延全片無法抽離,由山姆李文森執導的《首映夜》是一部私人、充滿張力,同時富有精緻電影魅力的作品,而電影以黑白影像規格攝製將那極具爆發性的唇槍舌戰之情感探討詮釋的更為深層衝擊
整部電影於單一場景開始並且結束,100分鐘的長度亦僅有兩名主要演員搭配完成演出,他們分別是以《黑色黨徒》以至於諾蘭大作《天能》嶄露頭角、有著精湛演出的約翰大衛華盛頓,以及近年以漫威《蜘蛛人:返校日》系列、《大娛樂家》再到好評及爭議皆不間斷《高校十八禁》的千黛亞,做為一部同背景、只有兩人獨角戲的電影來說,演員能否將情緒的紮實層次精準呈現藉以碰撞出火花及張力,是這類電影的重要關鍵,而驚艷的是,《首映夜》在他們彼此的搭配之下,近乎完美的一展那抑鬱且緊繃苦澀、互相傷害也互相珍惜的病態情感,使得這部看似單一的電影,每分每秒都著實引人入勝
的確,《首映夜》就只有兩位演員,就只有一個單一場地,視覺影像則是全片黑白處理,可這會讓電影無趣或不吸引人嗎?絕對不會,從一開始的幾分鐘裡頭,畫面聚焦於郊區的一棟豪宅,望著遠方緩緩駛來的一輛車,敘事手法緩但處處如詩般令人目眩神迷流連忘返,那剎那間,我們已完全沉浸在故事、人物和華麗的鏡頭之中,在只有兩個角色的情況下拍攝一部黑白電影,肯定不容易,然而,《首映夜》卻做到了如此的天衣無縫,黑白展現的情感張力更加劇了純粹的魄力,讓這一段折騰又炙愛的感情,深入了愛恨糾結的魅力
電影起初,新星導演主人翁邁爾坎仍興奮的滔滔不絕自己初次執導的電影是如何在首映中獲得滿堂彩,沈浸於影評青睞的同時也確切批判了評價總愛畫蛇添足說的好像自己是導演本身一樣的自大,但邁爾坎依然興奮極了,自己可能要揚名立萬了,可鏡頭卻持續聚焦於瑪麗身上,她雖然臉上掛著笑容,可是觀眾能從她的表情背後,窺見其心底情緒的暗潮洶湧,與選擇以黑白畫面呈現電影戲劇張力與質感有著不謀而合的效果,直至引爆點爆發,便連綿了從頭到尾的針鋒相對,《首映夜》用黑白電影的基調,在各個衝突裡強化了直觀的情緒,讓人看得既掙扎又鬆懈,然後突然就從男女主角口中丟出一句觸及心底區域的話,並為之心驚,這部電影細探男女愛情之中的揭露是如此的深究而細膩
看過首映的影評人給了他不少誇讚,電影《首映夜》中的處女作「首映夜」,讓麥爾坎得到了從事電影工作以來最大的成就感,那是多少電影人都想得到的正面回饋,他的情緒沉浸在感言謝辭上,那真會叫人陶醉,但很顯然瑪麗可不那麼想,立下了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描述了一對年輕的藝術家情人,男生剛剛結束他首部長片的首映會,在一個充滿榮耀、眾聲簇擁的夜晚結束之後,他與女友回到位於郊外的住宅,她為他烹煮宵夜,他感到性慾高漲,然而,在一點小小的爭執開始之後,激情轉變為怒火、控制慾、生活創傷,還有對於兩人藝術追求與情感聯繫的衝撞,如此劇烈的一來一往,又是怎麼開始的呢?
在故事初始先別論述編導針對影評、導演及電影本質也有大鳴釋放的隔空交戰,《首映夜》本就為探索愛情而生,那些微的不滿與躁動,都在瑪麗最清楚不過的厭惡、傷痛與掙扎中催動而生,瑪麗認為邁爾坎的電影之成功若沒有她是辦不到的,或許麥爾坎確實是備受矚目的新銳導演,但他的才華足以令他創作出這般紮實且抗拒折磨的情感電影嗎?瑪麗知道自己的貢獻何在,只是不了解麥爾坎為什麼在首映會後的感謝致詞中對於她的給予隻字未提,當下就有非常多的疑惑,如果邁爾坎真的覺得她對電影沒有任何的功勞,至少陪伴在他身旁支撐他拍出這樣一部電影的她,也應該不是不值一提的存在吧!但在公眾場合裡的面子使然,她只能當個花瓶微笑,諷刺的是,如果是花瓶,起碼還能在電影裡佔據一席之地,而她連一個鏡頭都沒有,甚至對邁爾坎而言,他似乎覺得她幕前幕後皆無貢獻,這讓瑪麗的內心很不是滋味,點燃了情感裂縫的火花
到頭來,許許多多的爭論,其實就是想要一句在感情中太過覺得理所當然而總是忽略的感謝,就好比瑪麗跟麥爾坎說的「你沒感謝我任何事情我還是在回家的時候為你做了白醬通心粉」,可看起來一句感謝那麼容易,卻非常多人說不出口,尤其是面對自己最珍愛的那些人,絕對不要小看一句感謝,少了一句感謝,是有本事讓一個家庭分崩離析的,所謂付出並不是要付出多大的事情才能被稱為付出,煮飯、洗衣服、洗碗,這都是付出,沒有人需要這樣無怨無悔的幫誰做這樣的事情,就算只是單純的陪伴,我們總在太過習慣接納他人的付出就忘了感恩及珍惜,直到失去了才明白我們為了什麼而失去一切,說的那麼多,瑪麗從不是想要邁爾坎一定要用她當主演,不是想要她一定要公開感謝她,私底下、私密的、屬於彼此感情裡的感謝就很幸福了
瑪麗想要的如此簡單,麥爾坎卻想得很多很遠(也是暗示男生跟女生的心思總是不一),即使是即將邁向成功的人,碰到內心最揪緊的那一塊,也會如驚弓之鳥般竄逃,而且會給自己不斷找來藉口,就因不想被質疑、不願被批評、更不能被鄙視(這點也扣合了他做為導演不願被非自己所想的方式批判的歇斯底里,就算那個評論是好評也一樣),女人心思要的簡單男人卻不懂也不願低頭,低頭並不會讓你變的軟弱,只會讓你更值得尊敬與更幸福,男人以為的鋼鐵之心其實只是薄紙一張,女人的心如汪洋接納一切,才會成就了那些我們一起走過的共有成績
不得不說,那是願意扶持下去的男女都會碰到的難堪與尷尬,甚至可以說,兩個人在一起倘若沒有碰到那般內心的糾結與爭論,便很難繼續往下走,但面對感情,大人也會像小孩,只因人們都不習慣示弱,更不容許自己在另一半面前變得不堪,願意挖掘彼此真實內心的人,肯定是會說出難聽的話的人,只因為我們在掏空自己的時候也需要一點防衛來讓自己不會顯得那麼脆弱,而這便會呈現出更大爭吵,畢竟話能說得難聽,聽得進去的人又有誰?因此,麥爾坎徹底表現出男人在面對感情糾紛時的懦弱,因為錯,都不會在男人身上(父權影響下的面子作祟),他秉持著這樣的念頭,在與瑪麗口角時一點都不退讓,就事論事的對峙卻變成了愈扯愈遠的重擊傷害,跟我們所知道的吵架完全一模一樣,熟悉的令人難堪
瑪麗清楚她的男人是什麼個性,一再吞忍終也有無法忍受的一天,尤其自己的經歷被挪去電影裡使用,而麥爾坎卻沒把這當一回事,更沒把她這位應是靈魂伴侶的女友放在眼裡,讓怒火徹底中燒,你我都碰過這樣的場面,被一語道破之後無法面對自己的難堪,那是在另一半面前自己最不能接受的狀況,背後成因很多,社會的、家庭的、個人的,或是兩個人一起說好要讓未來變得更好的,但當一個人逐漸把另一個人放在旁邊,感情之路,必然會走得愈發辛苦,但,為什麼複雜化呢,《首映夜》把感情爭執複雜化,ㄧ繞再繞,也如此的寫實,因為一切的緣由其實並沒那麼複雜,有時只是忘了擁抱、忘了說愛,忘了說聲謝謝,感情裡頭需要的,不過就是互相支持、互相理解與互相感謝,我們所要的,就這樣而已,但換句話說,願意講出難聽話的另一半,總有珍貴的理由,伴隨著愈是珍貴之人,往往會愈怕失去,以至於有著難以突破的心魔,而多少人在心魔面前敗給了自己,讓一段美好走得愈來愈偏頗蹣跚,闖得過去才是你的,當然,未必任何人與任何事都有必須闖越的價值,單看你,有多重視這段情感了
我們在《首映夜》裡看到真實伴侶之間是怎樣從談判臉互相傷害與折磨,以及可以怎樣不傷害對方,一句話能造成的破壞力總超出想像,當那難忍的情緒上來時,冷靜是難以做到的小事,那日積月累長期鬱積的不滿,一觸擊發,便覆水難收,在緊繃的氛圍下,彼此互相揭露瘡疤,把過錯推給對方,將成就攬給自己,「沒有遇見我,你無法寫出刻畫人心的劇本,你的生活順遂平庸,怎能懂得破碎的心靈?難道你怕我搶走你的風采」,一來一往的氣頭上互不相讓,終究得等到無法再傷,才願意冷靜正視彼此的劇烈關係,同時ㄧ再對照著現實生活,關於愛情的問題,多半都是自私惹的禍,若我們優先考量的還是自己,關係便無法取得平衡,想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不妨停下來想想,如何成為更好的伴侶,不是單為自己或對方著想,而是以兩人的角度去看世界,就這樣經過一連串的憤恨、嘶吼、哭泣與崩潰,電影尾聲瑪麗以充滿真摯的眼神望著邁爾坎並說道,「我只想要你一句感謝,謝謝我愛你,謝謝你幫我看劇本,謝謝你一直陪伴在我身邊,謝謝我今晚忘了感謝,還是做了白醬通心粉給我吃,謝謝你讓我更好…謝謝。」,這一段很長,證明兩人相處在一起要感謝的事情太多了,亦同樣闡述這一些的爭執起點,就是因為少了感謝而讓另一半產生了自己不足掛齒的難耐
或多或少的的確,戀人相處久了很容易視對方為理所當然,忽略了你此刻的成就,有一部份是伴侶為你撐起的,適時的向對方道謝,展現你對他的愛與珍惜,才能讓愛情永遠鎖在保鮮期,直到天荒地老,《首映夜》透過反反覆覆的吵架與和好,或許重複性會感到有點高,但每一次的爭論點不同,都更加深化了邁爾坎與瑪麗兩人之間又愛又恨,愛著彼此看待世界的相處方式,又恨著彼此個性上的不足,卻無法輕易分裂難分難捨,因為他們就是天生一對,在吵鬧過後終究可以理解對方的需求與知道自己的不足,愛恨情仇止於此,未來會不會繼續吵架?一定會,但看待他們在互相傷害完之後仍能小小的省思自己的罪過,並聆聽雙方的需求,我們已經知道了,即使再度吵了好幾百次的架,他們還是會好好的,本是同根生,他們早已無法沒有彼此了
《首映夜》非常極端但又精彩精細的結構了兩性之間的長期相處之情感問題,沒有安全感、太理所當然,都是長期被忽略,看似小事但仔細一想很嚴重的感情軼事,足以令愛情徹底的分崩離析,無不欽佩於山姆李文森的觀察入微,而除此之外,《首映夜》在架構設計劇本的時刻,於愛情的外頭,是關於創作的思路以及政治化的種族觀念,山姆李文森毫不放棄這部電影可能會出現的自傳性質解讀(邁爾坎跟他一樣是電影創作者,還曾說過故事的由來也是親身經歷,有一次他真的忘記感謝他老婆),進而可能和自己與演員產生對照、碰撞的種族問題關聯
這位才華洋溢的新銳導演主人翁邁爾坎,成為了人生一種難以逃脫的縮影,邁爾坎既同時受益,卻也不得不受縛於他的黑人族裔身分而產生了藝術形式創作上受框架的無奈,他厭惡左派白人影評用政治觀點與關懷來讚賞他的電影,在創作者話語的半個部分看起來像是關於這樣的激情陳述,但另一部分,瑪麗在爭執中不斷攻擊麥爾坎的自我中心,於是麥爾坎對於其身分被簡化視之的憤怒,就在這裡得出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他同時是一個不滿自己被定型的自由創作者,同時卻也被揭穿他的固執、他的偏見的瑪麗,在憤恨中尋找自己的藏身之處,不斷的瘋狂與來回,渴望的仍然是一個被理解亦被認為有才華的情緒安慰
「她一直說我是下一個史派克李、下一個巴瑞賈金斯、下一個約翰辛格頓,我看著她問,威廉惠勒如何?」,導演麥爾坎持續嚷嚷著「此時那位女士一定在想威廉惠勒是黑人嗎?」開啟了與影評世代的一個針鋒相對挑釁關係,邁爾坎他以曾執導《羅馬假期》以及《賓漢》等曠世經典的美國知名導演威廉惠勒這位傳奇猶太裔導演作為反例,只因邁爾坎說到創作意圖與構思時時常會被荒謬的與創作者的個人經歷、身份、文化所產生聯想,進而導向某種似乎要闡述政治思想的既有框架,「黑人導演拍就是勇於突破窠臼,但如果一樣的東西給白人導演拍就是落入窠臼」,究竟為什麼黑人導演拍攝的電影不能就只是「電影」呢?這開場的一段話,已是惡狠狠的批判了白人影評如何帶著種族的有色眼鏡,曲解非裔導演創作的純粹本質,當導演山姆李文森藉由戲中非裔導演之口揶揄評論家的諂媚,還點名美國各大媒體從《Variety》到《Indiewire》皆成為砲火攻擊的對象,《洛杉磯時報》的白人女性影評人更成為最主要的直指對象,儘管評論來得猛烈且針對,但這樣的結果不正是《首映夜》欲述說的主題嗎?一如麥爾坎所言,「我可以選擇拍一部本質上政治化的電影,但不能因為我是黑人,我做的一切都是政治化的」
《首映夜》的催生,實質折射出關於影評兩個不同層次的思考,第一層思考,是來自影評之於電影評價好壞的重要性,評論文化在美國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電影評價好壞的標誌性依據亦會影響到票房成績,自然而然創作者及評論家時常都有對立的問題呈現,作品的本質是能夠也需要被接受正面或反面之指教的,但是影評畢竟不是導演,那些頭頭是道對真正的創作者而言,他用電影想表達的寓言,或許完完全全跟評論是反著方向前進的,假作客觀實則涵蓋著主觀的觀點,時常因過度的自我陶醉而傷害了創作者與作品本質的優劣好壞
而沒辦法改變的是,各種作品都一定有評論者會予以評論,更遑論認為瑪麗所說「電影是最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即使不是職業影評,但各式各樣平台也會有各式各樣的一般觀眾分享著自己的看法,各種客觀,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議論,往往說要客觀,卻又無法否認世界上沒有客觀這一回事,想要儘量客觀,依舊會參雜自己最主觀的想法在裡頭,左右搖擺著創作者的思緒,而評價的影響力,在《首映夜》裡便被透露的清晰可見,且在評論未出刊前,它又是如何隱形的左右導演的忐忑之心,當邁爾坎不停跺步碎嘴分享首映後這群業界「重要」的影評人對他電影的觀感,聽似興奮,但背後其實呈現麥爾坎內心的焦躁,因為他知道,在評論出來之前,所有聽到的稱讚及噓寒可能只是出於客氣,因此,等到他見到第一篇評論出刊時,內心積累的壓力才釋放而出,當然,電影是主觀的,影評亦是主觀的。《首映夜》所提出的第二層思考,反而回歸電影最初的本質,什麼是電影最想表達的精神?而影評又選擇了怎樣的角度觀看與解讀?解讀的角度可能百百種,一百個人看就會有一百種看法,這又要怎麼說是對的呢?只有導演知道它想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而已吧,所以權威影評左右一部辛勤創作者之作品的生殺大權,本身,就是一件疑惑而使人失去判斷力的詭譎之事了,不是嗎?
核心而言,《首映夜》拋出了在男女情感背後,也帶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區區觀眾真能從作品中去定義創作者的意圖與動機嗎?沒錯,邁爾坎其實被他罵到臭頭的「洛杉磯時報」白人影評女性以及所有媒體,將其作品評論為「壯麗的傑作」與「大師之作」,但邁爾坎仍認為這些影評都搞錯重點且用這些錯誤的解讀來讚揚他,即使是讚美,可自己的寶貝無法被人正確理解,再多的讚美也只是傷害,他指出評論者們都過度解讀、穿鑿附會,「這顆鏡頭跟前面用的都是同一顆鏡頭」、「從這個角度拍沒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就是我喜歡這個視角罷了」,種種的吐槽及憤恨,引出了評論者最殘酷的一項原罪,「總想將評論寫的深奧與漂亮,卻充滿了過多不真實的自我感覺」,邁爾坎打從心底認為,電影只能從視覺上所及之處進行分析,重點應該是最直接的角色與情感,而相信,這也是山姆李文森,最直接且衝擊的心聲咆哮了吧
山姆李文森執導的作品並不算多,可部部充滿了獨特的思慮以及深層的探索,而《首映夜》也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娛樂性並不算高,節奏也不快,它就是一部徹底的藝術劇情電影,僅透過紮實的演員演出以及批判力道極強的核心重點來帶出它靠近現實荒謬的精準可看性,但這也夠好了!可以相信的是,《首映夜》勢必會獲得相當複雜且兩極化的反應,電影確實在李文森的精銳筆觸下精巧描繪出這段極為美麗的毒性羅曼史,同時探索著人們如何在感情泡沫中將自我囚禁,且一併將電影與評論的挑釁關係化作一道震撼話語響徹雲霄,最終,即便邁爾坎斷定評論者只該從畫面上出現的元素解讀電影,這仍是百年電影史以來最無解的大哉問,實無正確的答案
李文森的大膽令人臣服,宛如半自傳話語權的嘲諷喧囂也瘋狂的讓人喜愛,縱然旨不再追求娛樂趣味,觀眾卻仍能從這一層彼此對應的關係拉扯(男人與女人、電影與影評)感受出桀驁不馴卻時而柔順的絕妙窺視,分分秒秒吸引目光至最後一刻,單個場景兩個角色,這也是真的夠厲害的了,演員部分,約翰大衛華盛頓以及千黛亞都展現了超越以往的熟練與演技魅力,從《黑色黨徒》到《天能》,約翰大衛華盛頓持續藉著他強烈張狂的表演建立他前景看好的演藝事業,紮實的在肢體、表情與口吻變化上呈現出自大之下的脆弱與無助,但是,千黛亞才真正主導電影的舞台,她生動的為她的角色添增情感深度,即便兩人的對話來來回回不斷,她卻依舊在瑪麗默不吭聲的寂靜時刻,抓住了角色極為強烈的心理狀態,一收一放,情緒顯露,真的不看不知道千黛亞已有那麼震撼渾厚的紮實演技了呢,兩人搭配起來的火花,於愛於爭,都格外亮眼,根本就是情人吵架的真實模樣了,要說他們真的是一對,還真的不會懷疑呢!
《首映夜》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一對男女愛情關係中的愛恨與權力,電影100分鐘之內,詮釋了永無止盡、精疲力盡的對話,緊接著更加深入解剖這對情侶的感情關係,以及兩人是如何對待彼此與自我,兩人已經交往甚久,久到他們早已清楚對方的弱點與缺陷,而爭執也從這些層面上逐漸變得更為針對個人,充滿虐待與攻擊性,瑪麗指控邁爾坎既自戀又有不切實際的野心,實質上根本沒有任何的才能且平庸至極,那些靈感都是從自己得經歷偷來的,對曾經陷入吸毒低潮的她不離不棄也只是因為想從她身上取材故事罷了,邁爾坎則反擊說道瑪麗總是冷血無情扮演被害者,他還攤牌說電影的角色才不是全源自瑪麗的形象,而是在她之前與他交往過的其他女人的形象綜合而來,不論是不是真實,再再暗示了情感爭執底下那最不理性直至回想起來才會後悔莫及的愚蠢氣話,都是多麼的傷人直到把最愛的人推離自己,才會懂得遺憾
而電影想說的同樣不僅於此,麥爾坎與瑪麗的導演與繆斯的身分,讓他們的談話在黑白畫面中,又直接延伸呈現了指涉電影創作或是電影導演與影評的角力,讓《首映夜》彷彿聚焦著磨人的愛情同時,卻也像似在愛情層次中,對應創作者與繆斯、導演與影評,甚至是導演作品與觀眾的關係,盡是出彩且讓人玩味
無法否認的是,《首映夜》於各方面,都是一部迷人的電影,會讓人切身感覺男女主角爭吵的話語與情緒,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它忠實描繪了一段關係的困局,每個人深陷於自我與所見到的,並且深信不疑,這段關係也被映射著電影創作者、評論與觀眾的關係,其實兩者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而這部在疫情中拍攝的電影,雖然沒有帶領觀看者進入更深的理解或體驗,但卻如實刻劃出一種離我們很近的狀態,《首映夜》的確尖銳也精彩的無可挑剔,安定的場景、演員組合與故事框架底下,無論是在解構男女感情觀或者是創作者與評論者的共存關係,皆呈現出了完美的平衡及思索
這部在疫情期間僅花兩週時間殺青,劇中以大量對話與簡易場景完美詮釋愛情裡黑暗和光明的電影,透過藝術唯美的展現極端狂愛的拉扯以及約翰大衛華盛頓與千黛亞兩人精湛的對手戲,徹底將觀眾帶入故事當中,提煉出既真實又夢幻、既殘酷又歡愛的情感世界,更讓我們能夠在《首映夜》很單一直線卻意外高潮迭起的情緒釋放裡頭,從他們彼此的身影瞥見深陷戀愛生活中的你我,很美妙,也瘋狂的令人無法自拔,可不能否認的是,這就是愛情呀,那最真實而又愛又恨的模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