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V5BZTFlYzU5ZDgtZDYzZi00MTE1LThjNWQtZjdiMTgxZmU1ZDE2XkEyXkFqcGdeQXVyMTAyMjQ3NzQ1._V1_.jpg

厄運假期 | Beckett

艾莉西亞薇坎德只有前15分鐘的戲份!真的滿令我難過的,她是我想看這部電影很大的一個魅力所在啊!不過能看到波伊德霍布魯克(當然在這裡也免不了演出其一壞蛋的宿命)與薇琪克莉普斯也算是蠻驚喜的,《首映夜》之後,由大衛約翰華盛頓主演的第二部NETFLIX電影《厄運假期》,原本是一趟遠赴希臘渡假的情侶出遊,在一場車禍之後,美好甜蜜的假期一夕之間全都變了調,而一切都始於那一條路上、那一場車禍,以及撞入了不該被撞入的房子與看見了不應該看見的人,一個因瞌睡恍神而成的肇事,竟被捲入了牽動希臘政權變革的政治陰謀,事情卻似乎沒有那麼單純

 

《厄運假期》的出發點是相對有趣的方向,並非是說外來客於外地遭遇一場徬徨無助的災難浩劫有多麼的獨特,其實沒有,看似將焦點放在男主角貝克特的逃亡旅途輕快娛樂,可這些儘管拍的不俗樂趣,卻已然不是《厄運假期》的核心,那由內而外的國際動盪、政治影射以至於政權之下的道德暗水能夠有多深,這才是欣賞《厄運假期》最有意思並且著實驚喜的故事結構

Beckett.jpeg

首先,電影開了個場,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之處,觀眾雖然能在男女主角恩愛下榻的飯店中看到電視裡描述的當今希臘政局之不穩定,但一對情侶耶,都來到這裡享受甜蜜假期兩人世界了誰還在意那個,畢竟不是本地人,何必多管人家的家務事(這在經歷一切的後頭有了180度的反轉和心境轉變的對應),貝克特與艾波在電影開始不久後馬上就以他們之間的愛意蓋過這一切國家動盪的流言蜚語,從在床上溫存(薇坎德的好身材在開頭就不藏私展露)、去古老的遺址觀光還為每個觀光客賦予他們的人生故事,再到當地的咖啡廳喝下午茶,開頭的15分鐘如此甜蜜浪漫可可愛愛,又怎麼能和後頭的陰謀詭計災難互相連結想像?

 

但國際情勢的壓力和改變,說來就來,命運難逃,我們正細細的透過貝克特與艾波對彼此的甜言蜜語與小情趣,感受到兩人之間的緊密愛戀關係,只不過這段看似這段美好的旅行卻暗藏著他們難以想像的危機,因被告知下榻的飯店旁廣場將會有一場示威遊行,兩人便動身前往新的飯店住宿,相隔兩地的遙遠距離,劇情也正式進入了電影最大的轉折處

beckett.jpg

不得不說以視覺語言論定,《厄運假期》前段那場在山路上的夜車戲拍得相當優秀,這是一切的起點,以兩個階段的情境分隔,定義了富有天壤之別的「事發前」及「事發後」的變故,夜車戲前半景我們看見,儘管經過一整天的旅程,貝克特與艾波之間的互動依舊熱烈濃情,但隨著時間過去,遙遠的車程襲來的睡意在後半景轉為焦點,讓副駕駛的艾波先一步的睡去,攝影在這一個部分亦巧妙且暗示性的發揮了效用,不止一再特寫著艾波未有繫上安全帶,也來回遊走於貝克特逐漸神智恍惚雙眼逐漸闔起的臉龐,逐層強調了觀眾「大事可能不太妙」的心理準備以及不安心感,隨之打破暗夜沈默,因精神不濟而發生的意外事故席捲而來,遺憾的是,就在這裡為這一趟「厄運假期」開展了惡夢般的旅程,艾波的性命就這樣被奪走了(艾莉西亞薇坎德深陷戀愛的模樣超可愛竟然只有出場15分鐘⋯),艾波的死已是令貝克特自責不已,他卻萬萬沒想到這起悲劇,還僅僅只是一連串悲哀的開端

 

接下來幾個鏡頭,貝克特被警方援救、約談、做筆錄資料以及與艾波的家人聯繫,而傷心欲絕的貝克特回到案發現場想緬懷因自己過錯而逝去的愛人,情況卻徹底急轉直下,貝克特突然遭到了不明女子和警方的哄騙及持槍攻擊,就這樣被迫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累積起來的未痊傷勢之疼痛下展開了一連串驚心的逃難,究竟為什麼原本應該要幫助他回家的警察會想要致他於死地呢?背後又或者有什麼其他隱藏且見不得人的原因?無法在短時間釐清的真實情況,一邊逃難一邊一頭霧水的貝克特與觀眾,就在一路同化的緊張相伴下,紮實賦予《厄運假期》整場旅程強烈的懸疑感,並慢慢的拼湊出事情的毫不單純之真相

3494643.jpg

一連串經歷失去摯愛的傷痛,不久後又馬上受到不明人士的追殺,面對美國大使館無法即時處理,自己到底又深陷什麼樣的處境和情況?一概全然未知,第一步,貝克特便只能靠著自己的力量在異鄉努力求生,先逃再說,步行渡河、翻山越嶺、搭上學生校外教學的巴士到轉乘火車,貝克特欣慰的是過程中受到許多平民百姓的幫助,但自然也遭受許多異樣質疑的眼光,少不了的是被人持刀持槍攻擊,經過了許多驚險的逃亡終於抵達美國大使館,但就算如此,《厄運假期》這段驚魂之旅卻也沒有因此結束,這一些逃亡路程,便是比較純粹的娛樂展示,電影在這些橫跨一大區的四處躲藏、求助與逃殺的戲碼中,沒有玩太多的與眾不同,依然很緊湊也略帶點刺激,但則沒有更多了,只能說重點本來就不在那上頭,旅途之中最為迷人的,其實是真相慢慢水落石出的緣由去脈,誰又能想到原本只是來希臘渡假,結果卻會被捲入複雜的政治鬥爭和幫派角力呢?不僅極右派組織的激進人士找麻煩,連警察和自家美國的大使館都涉入其中,這宛如死路十條,該何去何從?

 

《厄運假期》的逃亡橋段絕非特別新穎的塑造,但透過貝克特的逃難過程,則完整展現出這種身處異鄉的安全感缺乏,孤立無援,只有自己,不僅環境不熟悉、不認識任何人,想要幫助自己的人還得仔細過濾他到底能不能信任,即使自己說的是真的,但也可能因為沒有證據而不被相信,這種種未知的情形,置身在其中,漫遊在陌生的國度下,卻彷若到處皆可能出現棘手的追兵,試想那會有多慌張?《厄運假期》有趣的即是營造這樣子的異鄉無助恐懼氛圍出發,並從中一一去扣合細節線索,進而牽連起一場國際政治精心策畫的陰謀大局,除了驚悚輕快之餘,也有意的在諷刺世界大國其外交手段的動盪荒謬,為捍衛國土的利益,竟可以擁有如此泯滅人性的倒行逆施,甚至那個利益還不是人民所想要的,那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厄運假期》的批判寓言,於劫難中油然而生

025_1.103.1.00000000_R.jpg

故事愈漸到了尾聲,事情也愈是往更有意思的情況下發展,《厄運假期》故是一部驚悚懸疑電影,可編導在呈現一場逃亡之旅的同時,也藉由貝克特試著了解自己被追殺的原因,帶出希臘的經濟困境與政局的不穩定,由歷史過往可知,自從90年代中期以來,希臘就面臨大量舉債的破產危機,而歐盟為了挽救會員國的困境,便以「撙節政策」來給予當局資金的援助(依照電影當代的時間軸來看,事發時間有可能座落在2014年左右),然而雖然穩住了經濟,但長久以來卻使得國家的成長停滯,經濟亦開始大幅萎縮,並因而也引發了國民的不滿,抗議改革聲浪日益加劇,才讓電影中的政客卡拉斯崛起獲得許多左派人士的支持

 

電影背後結構了真實的國際情況,可以想見《厄運假期》走的便是包裝成異地浩劫驚悚電影的國際政治恐怖電影,因此在貝克特遇見於街上張貼海報的莉娜等人後發現上面被綁架的孩童是自己在車禍失去意識前看見的那位孩子之後,也讓《厄運假期》於政治陰謀下的故事情節出現了跳躍性的進展,貝克特獲得了真相的線索,追殺他的疑似就是國內極右派的「朝日組織」,作為國族主義者的他們不僅掌控了警察機關,跟卡拉斯互相敵對,也為了打擊他的聲勢綁架他的姪子狄莫斯,正是如此,碰巧發生車禍而發現人質的主角才會被追殺滅口,有時候就只是倒霉,但有時候,冥冥之中彷彿天生,就注定是你的使命

3438483.jpg

或許,真的是命中注定,就《厄運假期》這部電影最有趣的地方說起,就在於主角貝克特抵達大使館看似終於安全化解危機後出現的另一波劇情翻轉,氣氛仍然流露著肅殺之氣,不安的躁動依舊在編導的筆觸之中緩步蔓延,到頭來,雖然貝克特是因為看見男孩而被追殺,但這起綁架案竟不是政敵所為或者有其他政治意圖,事情真的不是外人所想的那麼單純,卡拉斯終究只是一介欺瞞支持者的官員,而整個事情,完全只是掛鉤了警方的黑手黨為了讓積欠大筆債務的卡拉斯還債而做出的行動,只不過《厄運假期》這樣原本相對簡單的事件,卻在希臘當時混亂的政局下而變得複雜難解,除了被支持卡拉斯的左派分子認為是敵方陣營所為之外,反對卡拉斯上台的右派(大使館人員)還試著利用這起事件來打擊卡拉斯的聲勢,因此才讓剛好捲入其中的主角貝克特受到各方的夾殺,成為亂世中的無辜犧牲者

 

這再再的繼續導向了似乎因卡拉斯已在抗爭中被殺死而沒事了的貝克特最終尾聲所選擇做出的行事,真正的令人喜歡上《厄運假期》簡單卻震撼的故事文本,在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和陣營對立之下,黑警和使館人員的背後動機還有案件背後的真相,已經不再是《厄運假期》全片的重點,就像是觀眾在電影最後看見整個雅典已經陷入一片混亂、街道上滿目瘡痍的景象,這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人,或者一起事件能夠改變扭轉的狀態,那一切的紛擾、逃亡、災難、追殺與犧牲,甚至是真相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無法改變大環境的沈淪,那你是否會選擇去幫助你能力所及能夠幫助的事物?

27173735-02-115100000000-r_article_2000x1081-1024x553.jpg

因此,《厄運假期》最終想傳達的意涵就很清晰簡單了,貝克特在理解前因後果並闖出一條血路安全沒事了之後,不忘詢問原本試圖將其滅口的使館人員會怎麼處理那位被綁架的小男孩?相關單位是否會派人將他救出來?雖然貝克特或者是我們作為一位不理解全況的局外人勢必無法對大環境帶來任何影響,但身為一個有著良知的人,能否以內心的良善去做出選擇?用自身力量去拯救無辜的生命?最終,貝克特從一路上以來什麼事都不清楚就遭遇一連串悲劇的落難者,轉變為一位自己已經無法置身事外,因此決定自己應該做什麼樣子正確決定的行動者,既然事情全都發生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犧牲已經都不可能恢復原點了,那就不需再任其擺佈了,主動出擊,掌握自己的命運

 

因此結尾十五分鐘左右,便有了那一段貝克特跟蹤女殺手來到了停車場,奮力解救小男孩的橋段,緊跟全電影的調性也不走大起的動作呈現,點到為止的動作安排不僅在氣氛醞釀下也顯得精彩,更表現出貝克特脫胎換骨的決心,而順利救回男孩後,貝克特哭著說道「原本我應該死掉的」,一句話,接回了前兩段所說的「冥冥之中彷彿天生就是你的使命」,實情是,貝克特原本居住在抗議廣場旁的旅店,而碰巧旅店那一間房會是反動份子安插暗殺狙擊手的房間因此被善意謊言請離,沒想到在前往他處定居時又與整場事件扯上更直接的關係,還碰巧看到了最關鍵的人質,冥冥之中,這些事情好像就是應該要發生,而貝克特也應該要解救那個男孩,縱然艾波的死依舊是令人痛徹心扉,卻也已經無可奈何了,這就是一趟最糟糕,卻似乎命定的旅途,永遠都無法改變

960x0.jpg

《厄運假期》由義大利導演斐迪南多西托費羅瑪利諾執導,這是他的第二部電影長片,義大利及希臘常常都是一個亦敵亦友的狀態,這回將場景設定在希臘並且以這個場景做為隱性的主角,開展出《厄運假期》的國際政治故事脈絡,作品為數不多,筆觸卻相當犀利,劇本沒有到特別的新穎,但主要的核心將之放在了由內而外滲透而出的政治議題,竟為《厄運假期》帶來了實屬不簡單的深度層次及心靈娛樂,同時在貝克特抽絲剝繭的過程遭遇的當地住民們的心聲之中,進行了對於政府以至於是針對號稱「世界警察」的美國一個大大的批判,節奏輕盈、劇本不疾不徐,抨擊性強,也讓《厄運假期》的主題性值得我們好好的去深思,不過作曲的部分是看到了由操刀並大獲好評的《末代皇帝》坂本龍一擔綱,難怪《厄運假期》那在恐怖、驚悚和捉摸不定之間搖擺的非典配樂營造拉扯著不安是那麼的有特色而擁有記憶點,另外在演員的部分,大衛約翰華盛頓擔綱整體的獨角戲,演技依舊得以看出那大將之風,當鏡頭的第一幕我們可能還流連在《首映夜》那歇斯底里的暴躁男伴與導演形象時,《厄運假期》很快的就在情節的安排上讓大衛流露出濃烈愛意,以至於痛失愛人的愧疚、悲痛及痛哭流涕,當自己身處莫名其妙的情形亦善用精準的演技使觀眾一同置身其間,大衛約翰華盛頓成為了《厄運假期》出色的靈魂推手,勾勒觀眾的好奇與同情,相當的精彩

 

而艾莉西亞薇坎德只出現在前15分鐘就離世了,真的很可惜啊!但儘管只有置身於濃烈愛情裡頭的演出,那富有主見同時可以小女人又大女人的形象演繹,找來一直都扮演堅強女強人的薇坎德實在是最正確的抉擇,讓她領便當是劇情需要就不追究了吧~重點是短短15分鐘薇坎德的情緒幾乎溢出,可愛又美麗,真的是很喜歡她啊!而反派方曾演出過《羅根》的波伊德霍布魯克,是美國大使館的兩面間諜,反派的演出依然夠兇,也讓結尾他被痛毆時格外的爽快,不過是很一般的反派擔任就是了,至於剛剛才在《詭老》有過驚悚演出的薇琪克莉普斯,這次詮釋關心國內政治的當地民眾並屢屢幫助了貝克特,雖然角色本身不算能有層次的發揮,但善心大於一切,光是至善的演繹,就讓薇琪克莉普斯是我在《厄運假期》中第二喜歡的角色了

beckett-1.jpg

《厄運假期》不是一部很有娛樂性的電影,緊張建立於神秘、壓抑建立在孤立無援的情形中,隱隱的帶出了國際政權的千方百計,並看著貝克特從一位對自己的過錯感到愧疚、背負著罪惡感的男友,到最終成為了一位獨自救出被綁架孩童的無名英雄,《厄運假期》藉由這段故事展現出在這個混亂世代才更顯得重要的普世價值,雖然政治不穩定和民意也逐漸趨於兩極分化,但每個個體的正面思想與行為可能帶來的影響力依然不容我們忽視,也或許,這就是電影會以男主角的名字「貝克特」的《Beckett》作為英文片名的原因,一開始想不透,直到貝克特挺身而出,我們才正式的恍然大悟,能夠從一部懸疑驚悚電影帶出這樣的主題,已經很不簡單了,而美國大使館也介入其中的部分,則在現實面也很值得拿出來談一下,說穿了在這塊,的確很忠實的演繹著美國所慣以介入他國事務的兩面手法,總是以扶植代理人為樂、企盼在製造各該國家政治矛盾間求取一己最大利益,當代理人扶正成為執政者後,若嗅出對方存有二心不再為扶持者的美國忠誠,便再一次出手喙養新的反對勢力以茲抗衡,如此周而復始,就是美國看似好好先生背後的政治操弄,歷史上曾是盟友卻反目成仇的例子多的是,就這樣如此寫實的批判力道設計來說,《厄運假期》真的是值得敬佩

 

整體而言,《厄運假期》證明一部懸疑驚悚電影不需要過多的動作場面和刻意自作聰明的噱頭,雖然整起事件的真相並不算特別難懂複雜,但編導卻巧妙把握了人們身處異鄉的無依無靠,憑藉著全片營造出來的寫實感,在政局動盪與國家機器運作的背景之下,透過美國觀光客貝克特在希臘展開的逃亡給觀眾帶來真正的不安和恐懼,那樣更為深植人心的驚慌失措,無非才愈是令人畏懼,讓《厄運假期》相對的更顯獨樹一幟

Beckett_Yannis-Drakoulidis-Netflix-1024x57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景勛 的頭像
    張景勛

    光影方程式

    張景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