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Y14kp9wm5gx1gJNRBr6-1382x2048.jpg

蝙蝠俠 | The Batman

蝙蝠俠就應該是這個模樣!才有專屬於他的獨特韻味,灰暗陰沈,在孤獨搖曳之中夾雜著震撼道德分界自窺的腐敗探詢,也正因此,蝙蝠俠甚至也是我覺得最不必要參與聯盟組隊連動的一號角色,那樣的連動,有陽光外星人、亞馬遜女超人以及瀟灑海底人在內,就如今根深蒂固的「絕黑」蝙蝠俠形象來看,幾乎徹底的不搭嘎了起來,亦反而容易消減蝙蝠俠潛藏於暗處兩難於灰色地帶的驚悚寫實社會魅力,所以DCEU的蝙蝠俠,班艾佛列克表現不俗,但我未能太去喜愛,而諾蘭與貝爾的《黑暗騎士》三部曲才成為了我永恆的唯一最愛

傳奇終章的十年之後,歷經DCEU的蝙蝠俠略為失落的走向歷史(《閃電俠》以後),加了一個「THE」的《蝙蝠俠》在2022年打響了新時代傳奇最瑰麗又陰沉的強烈喪鐘,全新起頭的《蝙蝠俠》真的非常好看,觀影過程以至於看完之後,甚至還會覺得不可思議,自己剛剛到底看了什麼樣的傑作,而這種傑作真的還存在於這個世紀嗎?麥特李維斯在這個年代敢拍一部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不誇張的更可以說,《蝙蝠俠》是最沒有超級英雄味的超級英雄電影,非常有膽識,「超級英雄應該是一個元素,用來訴說各式各樣類型的故事」一點,在麥特李維斯手下完美的表現而出並賦予《蝙蝠俠》前所未有的活水,在某些時刻甚至更勝於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蝙蝠俠被拍到爛了還能擁有什麼樣的視野嗎?別擔心,麥特李維斯會用行動告訴你,蝙蝠俠所值得探討的深層面向仍比你想的要多很多,而《蝙蝠俠》不是「超級英雄電影」,它是跟隨著《火線追緝令》、《鐵面特警隊》以至於《萬惡城市》等老前輩示意的,貨真價實的「黑色電影」啊!

uI40LPtJP9eDJ4SLC4X2-1620x1080.jpg

簡單說來,《蝙蝠俠》的故事構想聚焦在布魯斯韋恩化身蝙蝠俠打擊犯罪的第二年,月黑風高的萬聖節之夜,高譚市的多名菁英政權市民成為連環殺手謎語人的受害者,然而隨著對連環命案的不斷深入調查,蝙蝠俠發現家人涉及到高譚市的貪腐案件之中,他與新結識的盟友聯手抓捕謎語人,並將腐敗人員繩之以法,大綱單純,兩種拍法,能造就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結果,而麥特李維斯的拍法,即是史詩殘酷又具詩意魅力的絕佳手法,環環相扣的劇本邏輯、連綿漩渦(謎語人)所捲出的黑色風暴(打亂所有角色的價值邊緣)、夜光翛翛的雨落惡都,全都被有條有理、壓抑、陰沉又灰暗掙扎的盡收在這說長好像也還好說短卻也真的不短的《蝙蝠俠》三小時裡頭,無處可逃,只能勇於面對這一切惡潮的波瀾

沒有錯,《蝙蝠俠》是一部至高的傑作,憑藉著出色的格局塑造及莊嚴高度,精雕細琢的苦工,單單沈浸之中,你便再也無可自拔的陶醉在那高質感的頂尖手筆與影像鏡頭捕捉裡頭,而就只要十分鐘的時間,甚至不到,《蝙蝠俠》的儀式感神聖性堆疊衝撞,就已經會讓你愛上這部兇狠到絕不讓你喘那一口氣的電影了,就如同我,真的真的太喜歡《蝙蝠俠》光是一個開頭十分鐘高壓低沈的氛圍循序漸進,就成功讓蝙蝠俠盤旋高譚的孤幽低氣壓,將之重重成為罪犯聞風喪膽,宛如隨時躲藏於陰影的鬼魅,就像是專門追獵罪犯們而不是拿小孩出氣的《牠》,猶如惡靈,令人膽寒驚恐,就這樣的,當你望著高譚市那黑到無法再黑的街頭暗巷黑暗空間,你會希望那真的只是一片空蕩蕩的漆黑而已,《蝙蝠俠》從開頭氛圍的塑造之強烈,也正早已定調了《蝙蝠俠》逐漸成就偉大黑暗的影史經典

cierD1f1GldZ9MengJjw-1617x1080.jpg

先透過片面的來說,《蝙蝠俠》令人大感精彩之處,在於其鏡頭美學、高譚孤傲冷冽黯淡之造景形塑跟配樂音效,憑藉這些技術層面,不僅將深沈的劇本堆疊出抑鬱震撼又狂暴的冷硬氛圍,也因此即使電影將近3小時,也從未有令觀眾如坐針氈的難耐問題,攝影跟音樂所營造的氣勢十分成功,緊迫逼人,持續引領觀眾進入頹敗腐爛的高譚市,罪惡孳生,早已根深蒂固無法拔除,彷彿一切不再有希望,有種《萬惡城市》重現的既視感,值得盡情享受畫面與配樂之美學,導演麥特李維斯不僅是「蝙蝠俠」大粉絲,也熱愛七八零年代的黑色電影,所以在美術設定定論上,即透徹引用《銀翼殺手》的未來浮靡幽黑髒亂城市之風格,以景色襯托、呼應以及表達「蝙蝠俠」的黑暗面,讓整個作品的基調既灰美又陰暗壯闊,同時出色的,也在於劇本相輔相成下,擁有趨近於完美的全新《蝙蝠俠》

電影引用了漫畫包括《Batman:Ego》的自我心理折磨、《蝙蝠俠:元年》的執業起始初出茅廬以及《蝙蝠俠:漫長萬聖節》的推理元素,回歸了電影改編至今從未做為主軸琢磨過的「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之黑色懸疑面向考究,面對好幾個影視改編版本在前,大眾幾乎如此熟悉蝙蝠俠的故事,要如何重新以另一個角度捕獲其餘未曾深入過的創作核心,麥特李維斯的《蝙蝠俠》,藉由「世界上最偉大的偵探」,寫下了無比輝煌的一章,既建構了觀眾以往從未體驗過的萬惡高譚市,也再度定義了,屬於蝙蝠俠的孤寂

y9JsqPnkfTZgB0fL2Znd-1620x1080.jpg

或許,《蝙蝠俠》的片長依然算得上略長,它毫無冷場,卻也有零星之處可以稍加修飾,同時《蝙蝠俠》充滿了大量相當嚴肅的劇情,但麥特李維斯在這個充滿無數英雄傳奇以及電影宇宙的時代中,竟以黑色電影的慢節奏作風冒了這樣的一個不尋常之險,對於快節奏的現代觀眾,《蝙蝠俠》需要適應一下,但這一個險就成果來看,非常的值得的講述了一段相當完整的故事,儘管這只是肯定另一個更龐大之故事的開端,卻不能不折服,《蝙蝠俠》所欲意建構之事,真的的確需要這個長度,才能將對好萊塢黑色電影的致敬、對歷史事件和時事現象的思考、對過去無數蝙蝠俠作品的拆解重組和重新詮釋、以及英雄此一概念對一般人的影響,融合成一部讓人在驚訝「這真的是蝙蝠俠的電影嗎?」的同時,心底卻又傳出一聲驚呼「這真的是蝙蝠俠!」的史詩傑作,並結了一個圓之後又替《蝙蝠俠》這一個獨立於DCEU的專一系列,打開了無限令人期盼的可能性,也因此那只是雞蛋裡挑骨頭的片長,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然而,《蝙蝠俠》在深入這位角色內心的同時,也保留了他的人性,這是一部相當紮實的電影,深入探索了高譚市的腐敗,同時展現出這位義警身為高智商偵探的技巧,麥特李維斯和他的團隊打造出一部有別於觀眾們過去所熟悉的蝙蝠俠電影,有著令人振奮的動作場面、富有層次的故事以及滄桑又深入的角色探索,獨一無二的,讓《蝙蝠俠》如此出眾的原因,或許就是這回對於蝙蝠俠一角的內省描繪,置身於過去其他版本的《蝙蝠俠》,皆曾透過他來評論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講述極具風格的復仇故事,或是以殘暴的視角探討巨大的風險,但這些電影都沒有完全把握機會,去深入探討居住在一個「選擇成為蝙蝠俠」是個合理解決方式的世界中有著什麼樣的意義,而《蝙蝠俠》則充滿熱情的鑽研了這一點,高譚市萬惡深淵,所以我們才需要擁有蝙蝠俠這一個,點亮至黑世界的唯一一盞明燈

OiBiyOZN1IVjp4i6KJjK-1620x1080.jpg

作為一部重啟電影,《蝙蝠俠》優秀的重新介紹了整個《蝙蝠俠》的故事世界觀,然而真實的英雄,不只是能給予嚴厲的制裁,還必須成為黑暗世界的希望,或許這也是私刑者與正義使者之間的差別,倘若沒有光明,正義只是維持秩序的手段,但它永遠不會是眾人期盼的希望,全新的《蝙蝠俠》電影,用了很大的篇幅刻劃高譚市的細節,所有的髒污與晦暗都能找到具體的輪廓傳達出水深火熱人人自危的強烈絕望感,不只人民承受著不斷輪迴的絕望,就連蝙蝠俠本身也在罪惡孳生不盡的泥沼裡逐漸失去自己的靈魂,英雄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希望,才能為正義找到明確的方向,這是導演向觀眾提出的疑問,《蝙蝠俠》實際的用了整部電影的篇幅在探討私刑者與正義使者的差異,《黑暗騎士》三部曲也有探討這個議題,都疾呼英雄最重要的特質是「自制」與「收斂」,英雄的存在是彌補體制的缺陷,英雄最終還是必須去相信體制

但問題是英雄該如何收斂與自制?然後為什麼英雄沒辦法自我克制而成為私刑者?《蝙蝠俠》的論述比較特別,是當英雄無法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光明面時,它永遠都只能是更強大的邪惡,這也是為何有些英雄無法自制而成為私刑者,英雄得先讓自己相信希望,才能懂得如何讓人們相信希望,而在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時,編導設計的反射角色更顯至關重要,《蝙蝠俠》裡的貓女,即是一個夾在於蝙蝠俠與謎語人之間的存在,她更成為了蝙蝠俠「端倪」自己的鏡子,貓女復仇心切,她可能隨時會變成另一個蝙蝠俠或是另一個謎語人,她刺激了蝙蝠俠思索自己存在的價值,貓女最後的選擇也成為這部電影很扣人心弦的主題,透過貓女塞琳娜的視野,傳遞出黑暗光明的多種層次激辯,準確的鬆動了蝙蝠俠的執念,讓布魯斯韋恩走在這一條自己堅信正確之路上的為難,更加確立了為所應為的反思方向,也由於《蝙蝠俠》的布魯斯偉恩稍微變成旁觀者的存在,讓高譚市更多角色的存在被凸顯出來,反而交織出更特殊的觀點,致使《蝙蝠俠》依舊依然,貴為當代超級英雄電影裡頭很獨特的一個存在

i1zAqpXtPfyGYmgudy10-1920x1080.jpg

獨立於DC擴展宇宙之外,睽違10年終於再有個人電影的《蝙蝠俠》,就我長期的最愛,諾蘭版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一直都是我的唯一,即使我做為一個超過十年以上的漫威鐵粉,仍無法不說《黑暗騎士》三部曲至始至終都是我最喜愛的超級英雄電影系列,陰鬱、沈重、瘋狂、寫實、黑色,逐漸定調了我對《蝙蝠俠》的一套形象顯學,如今《黑暗騎士》三部曲終結正好十年,陸陸續續聽到了全新靠攏黑色寫實懸疑驚悚電影的《蝙蝠俠》是有多麼接近諾蘭版的頂天高標,本即叫我很難不期待到瘋掉,特別是羅伯派汀森這個選角,打從最初就很合我的感受,而在DC擴展宇宙近乎瓦解的現在,華納乖乖走回了放手導演及作品獨立且特色之發展的製作方向,而不得不說早該如此了,徹底獨立自我的《蝙蝠俠》,化為最值得期許的理由

原本仍打算設立於《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的獨立電影《蝙蝠俠》,除領銜出演之外,班艾佛列克更曾有意擔當導演、編劇和製片人,直到命運多舛,2017年初,班艾佛列克宣佈辭去導演和編劇職位,後續改由《猩球崛起》系列廣為人知的麥特李維斯接替執導《蝙蝠俠》並執筆劇本,最終更徹底架空於擴充宇宙之外變成了獨立紮實的存在,李維斯亦表示故事將圍繞青年時期的布魯斯韋恩展開,相比以往的蝙蝠俠系列電影,全新的《蝙蝠俠》將會更專注於該角色的於原著裡的最大特色卻仍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曾經重現的「最偉大的偵探」面向,在這個面向的發揮上,電影確實非常令人耳目一新,不過倘若要說以作品結構來看,我自己個人還是更喜歡《黑暗騎士》,尤其跟小丑的對峙,充滿了一種一氣呵成的辯論的緊湊感,《蝙蝠俠》緩慢的鋪陳雖然能把寫實的美感堆砌到最高的程度,但也存在著核心主題渙散的風險,所幸麥特李維斯調度了得沒讓這樣的情況現形的太過明目張膽,因此《蝙蝠俠》才真的有玩出別於過去不同的風格

CibXqrVhiLBRV47h3k0Y-1920x818.jpg

麥特李維斯過去的作品,寫實的調性原本就很紮實,《柯洛佛檔案》雖然是描述巨獸侵襲的災難片,但對於小市民承受突如其來的災難的驚慌描寫的入木三分,《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雖然描述的是末日後的情境,但文明衰落的痕跡並沒有脫離現實太遠,讓所有的人都會覺得那樣的危機可能發生於不遠的將來,「寫實」最重要的技巧,就是「精簡」與「繁複」,精簡掉大部分太過於超現實的假想,繁複的堆疊觀眾熟悉的現實元素,讓人們覺得英雄存在於他們熟悉的世界裡,麥特李維斯在《蝙蝠俠》裡剔除許多俐落的城市形象,並進一步凸顯被大廈遮蔽的老舊住宅區,充滿污漬的石磚走道、大雨洗不清的髒亂街道,十足讓人覺得這座城市真的病入了膏肓,為電影本身的「寫實」化砌出了嶄新的高度,同時不吝於將蝙蝠俠的傷痛陰暗放入檯面,在電影前半段,更將其置於警察堆之中,凸顯蝙蝠俠就如同印象中的布魯斯一樣,是個自閉成性的怪胎,「如果現實世界有蝙蝠俠那大概就是這個情景」的感受油然而生,不僅側寫了布魯斯的憂傷,也讓這部有著「蝙蝠俠」的《蝙蝠俠》電影,更有一種非常異常真實堅定的無奈模樣

而最後,麥特李維斯拍出了繼《黑暗騎士》以來最棒的蝙蝠俠電影,迷人又豐富的全新視野世界觀,為觀眾們早已看過許多次的角色們注入了另一股活力,在《蝙蝠俠》中,麥特李維斯將重點放在高譚市的陰影上,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呈現了這座城市,為蝙蝠俠周遭的世界賦予了生命,他呈現了一個並非英雄與惡棍、非黑即白那般,而是處於灰色地帶的高譚,或許,《蝙蝠俠》並沒有重新定義我們所熟知的這名角色,但麥特李維斯透過他另一個角度的「定義」,行使了一套作者論之執導方法,讓我們就這樣在熟悉和陌生之中,看到了一段前所未見的《蝙蝠俠》故事,同時的,麥特李維斯以一種相當引人入勝的方式進入了《蝙蝠俠》宇宙中,有著美麗如詩畫意的朝陽鏡頭,並以新黑色電影的風格探索這位歷史悠久角色,即使本片並沒有徹底跳脫諾蘭和史奈德時代所建立起的至暗風格,但片中的高譚市在麥特李維斯不同以往的見解定調上,突顯出了截然不同的黑色樣貌,固然驚悚蔓延,卻依然如此的深陷其中,令人流連忘返

TtuGc5OgDDE0vb5tKNyj-2578x1080.jpg

《蝙蝠俠》整體的氛圍很凝重,除了因為大量城市細節的堆疊外,再來是鏡頭的推移非常緩慢,彷彿也能感受到布魯斯偉恩肩上太多的重擔而導致於步伐的沉重,這也比較影響到劇情的緊湊度,但伴隨著緩慢的鏡頭,高譚市濃郁的腐敗味飽滿的逸散開來,高譚市彷彿有了更真實的靈魂,《蝙蝠俠》充滿陰鬱而壓抑的憤怒,這樣的憤怒來自於羅柏派汀森的精湛詮釋,不須太多內心的自我表述,就足以顯現被仇恨折磨的疲憊,但可惜的是由於導演不想再從英雄起源故事的方向著手,偉恩夫婦的雙亡只用大量的台詞以及市長遺孀及孩子來表現交代,所以我比較不能感受到布魯斯偉恩的仇恨與這座城市的連結,但如何褪去長久糾纏的憤怒,也是有十分出色的描寫

不過在於布魯斯偉恩與阿福本應最親密的家人關係,其互動火花反而少了一些亮眼的發揮,但仰賴安迪瑟克斯在有限的戲份裡展現強烈的角色特質,顯露蝙蝠俠私人的內心變化旅程,也是一記成熟的出擊,柔伊克拉維茲亦以意外能嫵媚又能從其千變萬化的思緒演出中蔓延出布魯斯同病相連的在意,互動上的火花時時刻刻都有驚艷的本質,柯林法洛在完全認不出的特殊化妝下,穿透出妝容的,是他仍自滿驕傲黑暗的老大氣息不寒而慄,期待後續更多的表現,而保羅迪諾方法派演技更不用說,將一個令人同理的神經質角色演出瘋狂且不安的韻味,實在了得,然,《蝙蝠俠》探討體制造成的缺陷與悲劇,而面對體制的悲劇,不同立場的選擇,是否也會迎來不同的命運?就如《蝙蝠俠》提出的質問,邊緣弱勢人士與富豪所採取的私刑行為,本質上有不同嗎?或許真正的不同,在於一個想要毀滅體制,另一個則是守護人們原本擁有的日常,這個議題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也有論述,甚至我認為兩者劇本的大架構上有些類似,但在《蝙蝠俠》裡則由勢力更薄弱無助的反派發出怒火,額外增添了部分社會意識形態的說服力

j1b0CNXeMc88OL1PALx2-1920x789.jpg

整體而言,《蝙蝠俠》全然依靠紮實的冷硬氛圍打下基礎走完全程,從最初蝙蝠俠宛如鬼魅一般令人端倪暗處無限膽寒的「復仇使者」,在謎語人對大社會體制揭開徹底漣漪的第一槍響後,身心靈震撼教育,以至於蛻變為「高譚英雄」的心境旅途,黑色冷派的偵探風格抽絲剝繭,都是細緻成詩的精湛處理也讓人對於這失望的真實的世界,產生百感交集洞悉自我的情緒,然而,也就因此《蝙蝠俠》的步調要比起現今絕大部分的作品還要更為緩慢,近期較為相似的步調可能就是《永恆族》,但一個前提是,《蝙蝠俠》的風格更加的陰沉黑暗到底,時而適當的幽默點綴卻仍難逃《蝙蝠俠》中段略長還有沈悶憂鬱的三小時觀影情緒,體感時間自然會比《永恆族》再稍長一點,儘管精彩,看完之後卻也不乏感到有些過滿黑暗的疲憊倦怠

不過《蝙蝠俠》的節奏段落,抓的卻也到位不錯,動作戲的適時橋段安排也令人振奮驚心起到了拉抬情緒的作用,硬派的拳拳到肉手感、工業風手作蝙蝠裝的帥氣,更不用說與企鵝人的飛車追逐,震撼激烈出一個新境界,同時,以蝙蝠俠為中心主軸,替貓女、卡麥法爾康、企鵝人、謎語人等角色刻畫細膩,也在輝映之下彼此交織影響著彼個的心緒結構,讓人格外期待這個嶄新的史詩系列未來的發展,在卸除更多架空科技成分之後,《蝙蝠俠》探討罪惡本質的立場更尖銳,也更加彰顯英雄電影存在的價值,在《黑暗騎士》三部曲以為已難有足以相互匹敵的《蝙蝠俠》電影之後,娛樂精彩同時藝術及商業並進的《蝙蝠俠》,無償又更是一個大膽且紮實新穎的另一寫實方向完美樣貌,壯觀的使人興奮難耐,迫不及待前往,一個新世界的里程

mSHmS7NLTq5n6NvdYoMy-1620x108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景勛 的頭像
    張景勛

    光影方程式

    張景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