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r3ZEwQmgS2ghrAkugjL-1080x1543.jpg

ANNETTE:星夢戀歌 | Annette

 

真是近來看過最詭異到渾身不舒服又具憔悴淒厲美感的電影,不適合所有人,比起最近的電影來說,《ANNETTE:星夢戀歌》的難以入口程度幾近高點,而那股震撼同時不寒而慄的雞皮疙瘩,更是由內而外的蔓延全身,震撼是打破的聲音,在電影中充滿著無限興盛衰落的哀嘆層次,因男女主角都是一線藝人並沈浮在愛情及演藝事業的雙重壓力而逐漸瓦解,所以電影絕大多數時刻呈現了一種舞台感風格的既視感,身歷兩人(主要是亨利)風風雨雨且漂浮不定的意境,而在那布幕之後又有另一個舞台,在角色身份置換,一部電影與一部電影之間的互文間,徹底模糊了界線

 

本就熱愛音樂劇的我,看完這部電影才發現,《ANNETTE:星夢戀歌》不像是傳統的音樂劇類型,他依然是,但是要將音樂劇呈現得這麼極致寫實的作品,應該真的是不多了,除了本身即精湛的劇情,由火花二人組所譜的曲子更是功不可沒,對我而言,音樂劇的特別之處在於凸顯了生命的戲劇性,隨著優柔的音符、唯美的詞曲與細膩的互動,以歌代言的傾訴情意,透過音樂唱出角色的悲哀與喜悅,那感受的韻律便隨著音符流盪至劇情之中,除了視覺,更多了聽覺的詮釋,角色的哀愁都埋伏在詩歌裡,一高一低的吟詠,翩翩飛舞,可歌又可泣的,交織出生命的低谷與飛揚

u37UQwQz0IJeqxKbyVV2-1620x1080.jpg

《ANNETTE:星夢戀歌》的開頭便擁有截然不同的震撼力,那大合唱即告訴我們,電影中的音樂劇不在演藝廳演出,而是在街頭,甚至在心中,換言之,是在生活和在心靈上開演,打破第四道牆的方式,也格外透露了電影仿音樂劇的魅力特色,接著電影帶我們看見亨利麥亨利的脫口秀事業與安的歌劇事業之差異,相對於亨利指出他的合約禁止他讓觀眾「笑死」,演出結束後卻說自己「kill」、「destroy」所有觀眾,安的命運似乎就是不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死去」,不只死一次,而是永恆重複的死去

而亨利的每個笑話都讓我們感到恐懼,因為他只有用說笑話的方式說出心底話才有著活命的動力,病態、厭世與疾病,無限蔓延出銀幕,令得觀眾就跟現場觀眾一樣,坐立難安,頓時笑聲全無,只剩下一絲難以描述的噁心,命運定了調,「殺戮」與「死亡」是最親密的伴侶,殺戮是為了掌控,死亡則迎來復仇,而在愛情中誕生的木偶,同時為他們服務,這個部分撇除恐怖谷效應之外,構成了電影後半場都使人不舒服又不安的毛骨悚然,所以最後,當安妮特來見獄中父親,親口要他跟母親一同「去死」,命運之輪才得以終結,因為對安妮特來說,她也只是一個夾雜於悲哀父母和愛情之中的傀儡,必須等到父母死去,她才可以真正成為一個人,命運於是就這樣,在命運之子手中,走向它自我毀滅的道路

3G7B7vQsdUS7EmXfTA5C-1620x1080.jpg

《ANNETTE:星夢戀歌》故事闡述喜劇演員亨利與女高音安的戀情備受眾人矚目,他們的戀情總是成為娛樂新聞的頭條,結婚後更是被眾人稱羨和喜愛,然而兩人的婚姻生活隨著工作的成就、自尊等開始出現裂痕,女兒安妮特的出生,更是硬生生的截斷兩人的情誼,宛如暴風雨的驟變已經進入到彼此的關係裡,直至地位與名聲不斷上升的安和逐漸淪為平凡的演員亨利,都間接也直接的隱喻了觀者們的貪婪,而安在演出的過程中,一次次的為觀眾獻死、救贖,亨利在脫口秀裡,無數次的刺殺觀眾的喜怒,成就自己的風采,但是很顯然的,安成了聖母般的存在,亨利卻在轉瞬間從喜劇演員的位置跌了下來,編導用兩個角色,暗諷貪吃的觀眾們渴求滿足自己慾望的他者,盲目的啃食、吸允著,然後再找尋下個目標,安則像是貢獻己身的聖母,她願被觀眾吞食,因此她成為了神,一個被造的假神

而《ANNETTE:星夢戀歌》一作除了以上這些大略的要點外,作為女兒的安妮特木偶戲也是細節之處,木偶幾乎貫穿了兩人的婚姻生活,同時使人感到詭譎、驚悚,安妮特木偶象徵著一個失去意識的主體和慾望的表徵,木偶的出現即是一種異化,無論是對於流動影像的電影或是個體生命的投射都是,但是,木偶提供了一個無窮盡的視點,一種新的方式,將視覺與動覺重新格式化,同時也照應了角色的心理變化,安妮特木偶更像是從深淵而來的天使,她將所有的私慾和滿足封閉在得天獨厚的嗓音裡面,木偶更是幫助他們覺察各種面向的死亡,為了完整,那所謂真正的自己

xMsE37VTlzjyWcK2KMk6-1620x1080.jpg

導演李歐卡霍以新的實驗手法將整部作品以另一種形式予以呈現,歌舞劇到舞台劇甚至是木偶劇,閃爍、交疊以及迴響的蒙太奇式手法,使觀影的過程中掉到了另一個無法言喻的空間裡,這樣的魔幻時刻,亨利與安可以是愛情的寓言、生命的浪潮、自我本體的缺乏,導演刻意將電影帶向了逐漸陰暗且詭譎的氛圍,卻又不時讓歌聲在情節中竄起,混亂之餘也讓我們看見「觀眾」窺看、全知與貪心的心理慾望,以各方來襲的視聽感覺之惶恐,中間夾帶一絲的微光,察覺了生命所有的孤獨和憤恨之總和,如實的叫人不寒而慄,電影不走娛樂快節奏風格,淡淡平靜時而引爆的不安,是電影傳遞而出的最後終章

《ANNETTE:星夢戀歌》是一部關於喜劇演員與女高音的愛情電影,這樣巧妙的組合正也激盪出兩人本質上的不同以及衝突,而他們的女兒安妮特在電影中則是一具寓意深遠卻叫人從心底即感受有異的人偶,在亞當崔佛近乎成魔瘋狂的罪惡演出及瑪莉詠柯蒂亞的靜中帶狂的演技當中,呈現出無可挑剔的虛無美夢之破碎,人偶在電影中更是讓人耳目一新,成為了畏懼的惡夢,卻也不得不使人憐惜她一生如同木偶一般的不能自己,最終一幕木偶退去了隱喻的傷悲,由黛文麥道爾表演的安妮特正式化為人形,小小年紀篇幅一段,卻叫人驚艷,因為她有夠會唱,將觀眾的情緒鎖住,歌頌出死亡與存在的幻滅之聲,痛哭流涕,又是如此的言不由衷

wXbiQilDQVoh13lB3e5t-1800x1200.jpg

在《ANNETTE:星夢戀歌》中,知名喜劇演員亨利在名利以及暴力的誘引下,步步踏入了深淵,那是他總是盡力避而不望的深淵,而這部電影深層觸及了許多生命的面向,包括愛、死亡、報復、壓榨、名利、藝術,此外,整部作品真實撼動靈魂境界的跨越了往常的觀影經驗,它可以是哲學的,可以是心理的,可以是陰暗的,可以是諷刺喜劇的,更可以是無情的愛情相殺,環環參雜在作品裡的疏離感和陌生,更告訴了你繁星坐落之處,黑暗的出現僅僅只是必然的存在,不屬於只有共譜明天愛情偉大的幻象,情感從來就不是這樣子的,苦痛必成為比幸福更多的枷鎖,如何與之共存,身份錯位、理念差異、存在主義,都容易讓人於一段感情中入了魔,亨利愈發的地位難保,終究讓愛,化為了死後冥頑不靈的惡夢,一輩子糾纏,無得一個友善的結局,死亡,才是唯一的去處

《ANNETTE:星夢戀歌》用舞台劇的方式形式,強調愛情之間的真實性,任何任何之事,都足以擺動那一份底情,而能夠維持住的,則可謂少之又少了,《ANNETTE:星夢戀歌》更也像是一部訴情之作,它沒有太熱力的娛樂性,音樂好聽排場寫實,無疑陰暗的令人對愛情大失所望,卻也是如此真實的、深深的,想像著自己對愛情最實際的樣子,說出口的是愛,但做出來的終究無法跟說出來的一樣,最終,包裝(喜劇演出)自己演變為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了,電影黑暗到底,仍由心底渴望著愛,只是察覺之後,往往也來不及了,或許到頭來,《ANNETTE:星夢戀歌》想跟我們說的就只是,善良待己也善待他人,才有機會,真正去看到自己人生牢籠裡的,那唯一的出口了

YAKQT7d2AnoL9JeFxRNg-1620x108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景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