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pNRSV8vpwooXwTFEIyB-1080x1543.jpg

夏日幽靈 | Summer Ghost

以「新海誠」接班人來做為文宣本身就蠻弔詭的,第一,新海誠仍持續於電影圈活躍並未有退休計畫,第二,新海誠甚至才剛以《你的名字》踏入國際電影史不到十年而已(前面小規模作品不算數的話),我想「接班」是還沒有太高的必要,而另外的其次就是,要說是接班人那就要看禁不禁得起我們這票新海誠粉絲的檢測了,而就結果來論,《夏日幽靈》實則不會差,但它也離好還差了一段路途,就算拿新海誠同樣40分鐘左右的唯美之作《言葉之庭》,《夏日幽靈》是遠遠仍遙不可及的

你可以說兩部作品的故事截然不同,的確,《言葉之庭》不論視覺色彩上的活用也近乎完美的精緻來看,它的故事小巧,多半的故事線放在一個雨季遠離塵埃的池塘邊涼亭,發展著一個女老師的鄉愁與男學生的煩憂,並在兩人多次相遇的邂逅中拯救了彼此的心,他們最後有沒有跨越師生的隔閡在一起,這點留下了懸念,可故事所產生巨大的漣漪,已徹底於觀眾心中留下了眷戀釋然的餘韻,可導演在無外力干涉的情況下,什麼樣的故事需配合什麼樣的時長應是自己得拿捏的,而《夏日幽靈》以生死為題書寫主角群追隨存在意義,既然編導把這樣看起來會需要更多建構的時間硬是設定未達40分鐘那就要自己也要有把握在自己訂定的時間內說好這個故事,由不得他人定奪

05w5P9vvAmzwu7tk3h69-1921x1080.jpg

而或許的,《夏日幽靈》的情感面還算到位,主旋律的烘托對比夏日悠游的生命探詢也能撐起不俗的輕快、嚴肅及感性的節奏,劇本本身即耿直單一,所以其實未達40分鐘的格局也意外是適合《夏日幽靈》的敘事媒介,編導並無妄自菲薄的真的用這樣的小片長去述說一個大故事,雖然以生死為結構,可編導也聰明的將敘事點聚焦在一趟找尋失去少女遺骸的心旅行之上,藉此讓角色們因這個穿針引線的中心匯流且昇華個人上的心境刻畫,但我仍覺得它如果能再拉長個20分鐘,說不定整體真的會更好一些,或許,也就不會是這樣在方方面面都存在於破綻的一部普通電影了

《夏日幽靈》劇情以都市傳說中的年輕女性幽靈被稱為「夏日幽靈」,謠傳只有在夏天煙花綻放時才會受到召喚並現出真身,而馬上就要面臨升學考試的高三生杉崎友也,透過網路認識了因校園種姓制度而煩惱不已的春川青,以及受病痛所苦的小林涼,無法朝向希望中的人生之路前進的友也、找不到居身之所的青、耀眼的未來突然被封閉的涼,他們各自懷有必須見到夏日幽靈的理由,三人與一幽靈,就這樣圍成了一個圓,成為了電影的進程輪廓

WHHjim0elBrdlqrd20hm-1921x1080.jpg

我會明白,導演loundraw用這個長度在講述著生死兩界的互相作動,透過生者窺探死者世界,也透過死者的尋屍補回遺憾及超生之目的,將大部分的焦點集中,快速帶過的留白包含三人行各自「瀕死」的描繪,讓還想活卻無奈而死的「死者」以及三人之中實際將死之人的「生者」輝映,為被霸凌而曾經求死以及成績優秀卻總被母親逼的毫無喘息空間無法快樂活著追求自己熱愛之事的兩位「生者」,建構具象與「死亡」最近的距離,並逐步來去面對自己其實只是膽怯的欠推一把,真正與死亡交接,也才真正的可以體會到「還活著」的盼望與價值,生來在世有很多的爛事與委屈,而死亡是一種超脫,卻不是最好的解法,你有沒有勇氣,或許只是需要有一個「麥高芬」、一個推動自己的醒悟契機,為自己迎來改變說不的勇氣

而「夏日幽靈」的絢音即是象徵著這樣子的身份,以死者的溫柔,為生不如死的年輕人們,開導一個生命誠可貴的大好未來,只不過,友也的難以忍受、小青的霸凌生活以及涼的面對生命將至,其實可以更多一些去補述,並漸層的引導到同病相憐的三人成為好友共同尋找「夏日幽靈」這意指捕捉最後一絲生存意義救命稻草的連結,再多一些深刻,會是最好的方式,要不然其實這三人行的作伙,以至於其人生各自的盲點鄉愁(除了因病將逝別無選擇的涼除外)都仍是這部電影最單薄的刻畫,共鳴程度就也沒辦法太強烈了

yzlXkdTGL1fNFNvh2N6w-1921x1080.jpg

我當然能明白,「導演loundraw用這個長度在講述著生死兩界的互相作動」,所以刻意不補述太多的背景,把重心放在故事主軸,角色渴望死亡的描述則以閃爍的方式捎來部分生命身不由己的感慨,另有了一種自行想像情放於心的美感,只是這樣的手法,的確使得《夏日幽靈》從頭到尾的整體性,密佈了不言自明的夢幻心絮,卻沒辦法真的讓人沉入角色的挫折裡頭,他們的「求死」及「生命苦痛」觀點,也會很容易的被不明不白的觀眾排斥(心想「就這點事也會想不開,誰不是這樣過來的」之類OS),所以表現手法可行,只是多去補述「表現」再多一些會較為適宜貼切

至於「夏日幽靈」絢音的死亡,在初期上因年紀輕,自然生成同情,後面從「自殺」傳言揭露其實她是「意外」死亡之時,更為令人不捨動容,劇情進一步的藉由訊息的不對等,為「尋死」而找上絢音的兩人,本以為共同點的互助,因此拉扯開了不一樣的思想魂魄,絢音「想活」的羨慕友也,友也卻也在靈魂出竅的幽會之後稍微羨慕起了絢音「死亡後」的無憂無慮,隨著友也覺得「死亡世界」比較開心能做自己跟絢音在一起的時刻,絢音的「曾經活過」幻化為尋找遺體的柔情「放手」,延續至友也身為人及成為鬼的親身感觸,依靠絢音的溫柔及笑裡隱約的悲告訴了「生者」未來的無限希望而徹底醒悟了過來,那樣人與鬼之間跨越的友誼甚至互相理解,為生與死的結論,定調了相對有感的深情,已經失去了生命的絢音希望友也能好好的活下去見證自己見證不到的未來無限,而「她」的遺體,就是「他」親見死亡面容痛哭驚醒的強心針,那一刻,生命的可貴之道理,也盡在了友也一行人與觀眾內心的不言之中了

zQPAKSYCA6lUMZTuP8NZ-1921x1080.jpg

只是很不錯的這裡,同樣有比較唯一的一個缺點,則就是絢音的死因了,我們知道是意外了,而意外是因為車禍,但車禍之後只是昏迷沒有大礙,可肇事駕駛因為害怕肇責而將人綁架在行李箱中掩埋殺害,這是電影編寫出的白話綱領,那的確就很奇怪了,撞傷人但對方沒事的肇責,真有可能比殺人被抓到的刑責還大嗎?就這一點的部分,真的是有些不得不吐槽絢音死因的怪異安排,就是這些小細節的粗心成為了絆腳石,著實愧對了這部電影欲意傳遞及概念想法的意義

《夏日幽靈》靜靜蕭蕭,沒有太多的大風大浪或者是娛樂效果,面對生死的探索結構採取莊嚴嚴謹的對待方針,故事概念的想法傳遞本身為好,最後下達的結論以及三人組的涼因病去世化為幽靈與友也及小青見面的安排也些微的足夠動容,可缺點當然也不少,角色群面對「死亡」這個需要更多力道來佐證的信幅度絲毫不夠,似乎都只是「命中注定」難以逃脫,電影也沒有什麼轉場安排都是直接切進黑幕直接銜接下一段,這部分難免很打斷觀影情緒,視覺生死交界的處理固然巧妙,友也因幫助絢音尋找遺體的「尋根」相處在最後發現自己只是一直在「找個理由去死」的內心面對面並重獲新生之場域變化奔馳的由白轉彩水墨風格也吸睛,不過整部電影的調色都以黃暗沉灰色定調,可能是想著重夏季感或者是彼此都處於低落之生命「黃昏」的角色心境,只不過作畫也未是相對細膩的情況下看起來就不算到非常細緻美觀養眼了,人物則是2D線條的描繪,不免呈現出粗糙感較重的體感差異,讓畫面以人為景的聚焦,影像亦不到清澈的漂亮,對於我這個精緻動畫的視覺控,有一點不如想像呢

8V1zMFEvUofyq9HfwUQg-1921x1080.jpg

終究只是很可惜,要說是新海誠接班人,論質論量論氛圍論塑造,從視覺到劇情編排的處理流暢度都還差了很大的一截,就連劇本其實《你的名字》也都有了相仿卻不說的明顯即有力量的「根本」存在,我仍欣賞喜歡《夏日幽靈》的故事結構,在這紛紛擾擾的世代,太多的人或者社會案件(日本就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都因層出不窮又無處宣洩的壓力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而《夏日幽靈》就是用「死者」的假想去羨慕「還活著」這一件事,只要還活著,就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了之核心鼓動,渲染活著就有未來,活著也就能有改變未來的可能去歌頌一份存在主義的社會價值,就是希望這些對生命失望的人(也是日本他們自己的情況),能再多想一下,多給自己一個機會,換一個視界,你或許會看到截然不同的人生色彩

正因社會有這種問題,而《夏日幽靈》又以溫柔暖流的方式傳達「活著就是好」的鼓舞力量,我才不至於真的不喜歡這部電影,只是也恨鐵不成鋼的,它,應該可以更好才是,片長的侷限、敘事的不足、角色的單薄到技術面的不完全,我們也只能說這是長期擔任美術與音樂的loundraw以及其團隊的第一部執導製作之初心電影(後半部半小時左右的幕後花絮,從作品構思理念到實際執行製作的困難及解法,倒就蠻有趣的),他們一行人能有這個故事理念欲意去影響世人的「那一個好」,透露著相信生命的堅貞,只是或許暫時都做的還不夠好,我們感觸之靈,就也真的不好太嚴苛的對著他們美麗理想的真心了

qykCXuxgPEOd1MsW2nkg-1921x108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景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