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多重宇宙 |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根本是瘋了!這鬼東西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但這鬼東西⋯⋯也太美好了吧!拜託就這樣再來多一點!多讓我嗑一些啊!我想,先別定論「多重宇宙」就是娛樂大場面之既定印象如此單純的行銷工具而心態面受到影響,因為《媽的多重宇宙》雖然發瘋似的「幹」出了極度癲狂的腦神經暴戾,但就好比電影用本作英文片名去區分成三部曲章節的形式敘事一般,你其實光從絲毫沒提到「多重宇宙」的原文片名,就大抵可以知道《媽的多重宇宙》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形」之故事了,而就這樣,在故事做為重心切割點的前兩章,分別都帶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炙燒你頭腦思緒的轟炸分歧
前半段,用許多「多重宇宙」楊紫瓊的生涯致敬和在地媽媽語言捲入複雜離奇多重宇宙爭鬥的「光怪陸離」,從普遍級到限制級、從世間情到WTF,極其有才的劇本,把一切水到渠成都融合成一篇邊看邊刷新三觀,刷新三觀後又顛覆傳統思維的誇張跨時空動作喜劇史詩,讓我在電影前半段,笑的是實在合不攏嘴,不知道下一秒又會出現什麼超越人腦所能想像的瘋狂,每一刻都是驚喜、每一層都是一個新宇宙,然後,也每一個瞬間,都是一個新靈魂的誕生,這就是後半段的故事了
很明顯的是,《媽的多重宇宙》的概念緣由,並非賣弄多重宇宙所帶來的傳統娛樂本質效果,不要看本作和《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做為本作玩味的目標之一,《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也是漫威第一次真正大開多重世界,我也希望能夠不要只是娛樂素材而能有新見解)距離一週半的檔期而已,《媽的多重宇宙》是早在漫威還沒有準備展開多重宇宙,仍處於《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時期的2018年就規劃底定的作品,要說《媽的多重宇宙》是最早的多重宇宙題材電影之一,也不為過
然而回到電影,它是A24出品的,當然也會是符合A24作品一個很顯眼的方向,即是「獵奇中帶著形之上的思辯答辯」,電影概括「哲學」的宇宙觀點,卻言之有理,頓時讓認真時依然在搞怪的《媽的多重宇宙》,重擊出了極為燒腦的寓意,這些,其實都可以說是當初《露西》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來到後半段,多重宇宙救世任務的消彌,埋入心中成為了單一時空單一角色單一家庭的意識流隱喻表達,在不斷翻轉再翻轉的快節奏鏡頭語言下,後半段絕對會讓很多觀眾看不懂、跟不上、太跳痛、小腦袋燒壞,可這全都只回歸了一個宗旨,屬於一個宇宙中,一個渺小的「你的故事」,你的家庭為重,一對亞洲母女的排斥到諒解訴情,只要理解這一點真心「和善」之後,《媽的多重宇宙》也就能被你理解,以及信奉為神蹟了
在超亂來的多重宇宙中刻畫私密的家庭物語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答案絕對出人意表的契合,《媽的多重宇宙》以愛為母題的同時,強烈的虛無感也不斷朝著觀眾咆哮,《媽的多重宇宙》所強調的虛無有點幾乎是滑稽的樂觀,這種屬於「正能量虛無主義」的形式展現,經過導演丹丹雙人組的巧妙詮釋、扣合一個平凡家庭的煩惱,變成一篇動人的史詩,正因為有所愛之人,我們有活在當下的必要性,因為同時也被愛著,人才有存在的真實感,我們都是為愛而生
不得不說,在這看似極為不正經到發慌好笑的「多重宇宙救世」玩轉中,癲狂一閃,剪輯如嗑藥一秒展示各個多重宇宙的自己,重點卻放在了這所有都是「唯一的自己」這一點上頭,看似紊亂,卻亂中有序,超越哲學,進一步拿翹多重宇宙的「本我」也「無我」的各種自己之查找,在欣羨別的「自己」過的比自己好的同時,也在「思想」的介入所有多元宇宙的自己的時刻,察覺欣羨背後的「好與壞」,好生活背後有難題、壞生活有時只是你自己這樣覺得的,不是分離與選擇、未必快樂一輩子或愁眉一世間,一切都是關於自己的那個當下的那個時空,有沒有讓自己好好的活著,去少一點憤世嫉俗,多一點和藹可親呢?《媽的多重宇宙》讓觀眾既俯視大宇宙底下「生命何意義」的邊緣臨界點,但也藉由楊紫瓊做為一個媽媽最在乎的回歸親情的意識價值,來引導觀眾,你的一個正向想法或者負面想法,不僅主導著你的人生,也主導著你的宇宙,而你的宇宙可以擁有什麼樣的力量,閃耀著什麼樣的光輝,都由你自己決策
《媽的多重宇宙》故事從經營洗衣店的平凡女人秀蓮她最忙碌的一天開始講起,這一天,她必須完成繁瑣的報稅工作,要應付遠道而來的老父親,還有一堆洗衣店的事務等著她解決,同時,她還得面對與叛逆的女兒喬伊以及個性軟弱的丈夫威門之間的情感問題,然而就在秀蓮最焦頭爛額的時候,丈夫卻突然性情大變,還認真的告訴秀蓮,即將有個跨越次元的魔頭要來毀滅宇宙,而秀蓮是拯救所有時空的唯一希望!?《媽的多重宇宙》真要說多重宇宙,可能跟我們想的不太一樣,這些宇宙都仍是維持原本的樣子,只能藉由指令與機器,去「超時空連線」其他宇宙的自己,借助他們的力量拯救世界,順勢也從其他宇宙的意識中,看到其他宇宙的自己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而《媽的多重宇宙》最厲害,同時也是最能帶給觀眾驚奇和娛樂的創意,便是從這個「超時空連線」開始,秀蓮必須在無數的平行時空中,尋找另一個身懷絕技的自己,才能對付由大魔王所引發的一連串危機,在這之中你會看到,不僅有《臥虎藏龍》一般的楊紫瓊經典武俠架勢、成龍電影一般的流暢邊打邊幽默之動作喜劇,甚至是耍看板的小丑伎倆,或是鐵板燒廚師的特技,都能成為戰鬥的招數,而霹靂腰包、小拇指、寵物犬,也可以是滑稽無厘頭同時又致命的武器!然而更好玩更腦洞的是,在前半場的驚喜娛樂中,已夠令人頭腦引爆,丹丹雙人組亦是突出設計了一套「宇宙搖」的設定,若要連線平行時空,就必須隨機依照相關指令做出各種不同極度獵奇荒唐的荒謬舉止,所以在電影裡,所有人要開打前,都要先發瘋似的幹些怪事,像是有人突然開始吃口紅膠、跟敵人告白,甚至侵入自己的菊花等,同時對決武器更不乏腥羶一些的情趣用品,這些大大使人不敢置信,甚至前所未有的安排,都讓你不知道下一秒還會有什麼超越人腦想像之物出現,更是使得故事充滿了許多無法預期的戲謔詭異爆笑情節
不過當然的,雖然加了很多五花八門的惡搞元素,但一點也不會減損楊紫瓊等演員打鬥時的流暢與俐落,其實我更是認為,《媽的多重宇宙》在搞鬼之外動作功夫武打戲,慢動作的鏡位帥氣又刻意帶些荒謬的捕捉,以地形及各式各樣有的沒的的物品即能融會出異常像樣過癮大聲驚嘆「原來這個東西靈活運用也能那麼強!」,想得到的想不到的,丹丹雙人組都給你搭配絕妙了上來,讓《媽的多重宇宙》亦存留大量的娛樂的,可說是近年我們看過最精彩,同時也是最逗趣富含創意魅力的動作戲了,不過除了極其幽默有趣的動作場面外,「穿越平行時空」的過程,亦是本片展現想像力的主要環節,我們會看到同一個楊紫瓊,被如同玻璃碎裂一般的分割畫面一切為二,同時存在於兩個不同的空間中,或是看到楊紫瓊變成一顆石頭、變成香腸手指,上一秒還是竹林中的功夫少女,下一秒則成了紙糊的糖果娃娃等,而這一切還是發生在同一場戲內,令人眼花撩亂卻又流暢的大開腦洞,甚至是跨時空大魔王還要更強,簡單的比個手勢,就能瞬間跳躍到不同的時空,並任意改變現實
於是,我們在這一部電影之中就跟著平凡媽媽女俠楊紫瓊從空無一人的遠古荒野,到束縛住秀蓮人生的洗衣店與國稅局,再到「貝果黑洞」神殿,而秀蓮則要經歷有老公、沒老公、當廚師、練武術、大明星、用熱狗手指與女同志調情等形形色色「不同秀蓮」的人生,僅僅兩個小時20分鐘的片長,觀眾卻彷彿是接收了三、四部不同電影的資訊量,遊歷了十幾種不同型態的世界,彷彿是把全宇宙的悲歡離合、光怪陸離,一次都塞進觀眾的腦袋中隨之引爆,與此同時,創作團隊還善用了風格前衛的服裝、顏色飽和各色燈光,以及快速、戲劇化的剪接及場景轉換,更為這個原本就夠「腦洞大開」的故事,增添了不少魔幻色彩,要我說,在看《媽的多重宇宙》的過程,還真的就像嗑迷幻藥嗑high了一樣,宛如坐上了一輛彗星雲霄飛車,帶著你的腦袋突破次元限制,在千萬個銀河中奔馳,而一不小心就會凌亂的架構,在丹丹雙人組邏輯清晰的構思下,是如此在衝腦之後還行雲流水的帶領觀眾飛往各處騰雲駕霧,整體的觀影經驗,只能用「非凡」來代為表達其震撼度的形容
《媽的多重宇宙》在概念上,以我們未嘗想像過的「多重宇宙」玩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進一步的讓本作瘋狂的很有趣,但要使一部電影有厚度、有重量,仍必須依賴深刻的角色情感刻劃,劇本之上,則用「多重宇宙」的念頭,穿越千萬年間各種世界,去看待始終的唯一心向,這是本作在後半段再一次逐漸並真正厲害的精髓所在,因為《媽的多重宇宙》不僅僅只是一部充滿狂想的獵奇喜劇片而已,這個楊紫瓊「穿越時空拯救宇宙」的腦洞故事背後,其實也十分細膩精準的描繪出了華人家庭中父母與子女間的價值衝突及對抗心態,做為一個掌管家計的一家之主,秀蓮雖然是個幹練的小家庭女主人,但同時也是那種典型的「亞洲家長」,對相處已久的伴侶頤指氣使,絲毫不在意對方的感受,愛擺出權威的高姿態來對「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女兒指指點點,認為她並沒有符合自己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認為全世界都應該照著她所認為的「正常、正確」的方式運轉,認為所有事情都應該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並且,將這當成是自己的責任,想當然爾,這位勞心勞力的母親不只搞得自己壓力很大,也因無法接納女兒的人生選擇,進而搞得母女關係失和
若從女兒喬伊的角度出發,當父母沒有顧及兒女心情,並給予過多子女應該「成為」的某種要求與期望,倘若這股期望成為龐大的壓力使子女難以承受時,極度強烈的「反抗」心態,很有可能就會將子女引領上極端消極的「虛無主義」立場,我憑什麼要認同你們所定義的那套「普世價值」?如果「我的感受」在你們眼中無足輕重的話,那讓整個宇宙都不復存在,對你我來說應該也無所謂,最終便化身成為了跨次元大魔王,這樣的隱喻也是為何,我認為許多活在這種壓力下的華人子女,心中多多少少都根深蒂固著一種「自我毀滅」的負面因子存在,《媽的多重宇宙》寫出了這樣的為什麼,而且極其的扣人心弦,即便「大魔王毀滅世界」看起來像是個娛樂電影中反派常出現的無趣理由,但在《媽的多重宇宙》中,由於我們能深切的感受到女主角秀蓮以及女兒喬伊之間的拉扯、對抗,所以更容易明白,當大魔王說「要讓貝果黑洞吞噬一切」時,其背後的情感及動機,是華人子女對父母輩的憤怒和反動心態,「毀滅世界」成為了母女之間的一種關係影射,一不留神毀滅的,是屬於自己內心的情感世界
但《媽的多重宇宙》並不只是單方面的讓秀蓮承擔這單純個性因子的原罪,電影同樣在後頭反過來看帶觀眾去看,事實上,秀蓮為何成為這樣的一個大人,也是因為自己兒時缺少話語權的同等對待,她過去不管是在生活或者是感情,也一直在承受著父親說「妳很沒出息」的壓力,甚至曾經直接被父親直接嚴厲的否定,她如此想要「為女兒好」,正是因為她自己也沒活出一個應該要的(社會定義)「成功人生」,她對女兒的控制與限制,正是來自於對女兒的不理解,並且害怕女兒步上自己辛苦路、不被支持的後塵,然而,就在看過這麼多段人生之後,秀蓮才漸漸明白,自己「身為母親」的控制慾,只是讓自己不斷的把愛人推開、把女兒逼上絕路,並且讓自己活得一點也不快樂而已,自己如此憤世嫉俗的想要找個罪魁禍首,殊不知那人是自己,回想起有的時候,人活著,可以不需要有那麼多「一定得怎樣」,就「做你的這樣」,不需被界定,那是一種最真的模樣
「虛無主義」否定威權,拒絕「世俗」的意義及本質,但這並不帶表我們所經歷、所在乎的一切都完全不重要,真的只能遁入虛無,如果我們願意接納現在這個最好的彼此,珍惜自己曾經歷、曾擁有過的人事物,擁抱所有生命的跌宕起伏,並放手讓自己(或親近之人)去活在當下,不再害怕未來的無限可能性,那麼也許,在這廣袤無情的宇宙中,渺小如我們,也能以最真摯的情感,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一點溫暖,並創造屬於自己的意義,在最後,秀蓮終於放女兒自由,且自己也隨著女兒一起滾下山(石頭宇宙很無厘頭,卻可謂是最為真誠動人的一場無聲勝有聲之談心戲,一無所有只能靜待的世界,因為愛的理解而得以再度滾動),這不只是放手讓女兒去成為她自己、走上屬於自己的路,同時也是將她自己從懊悔與自我否定中解放出來,而這樣的「放手」,並不是因為「不在乎」,反而是「更有自覺的愛」,看到秀蓮終於不再追著女兒不放,而是與她一起跌落谷底時(站在同一個陣線),誰有辦法不為之動容
這週兩部奇片《媽的多重宇宙》及《超吉任務: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共同上映,是影迷之福,兩部作品也都早早取得了極度優異的口碑保證,而《媽的多重宇宙》毫無愧對外界對它的優異評語,論外在或者是內在,都無與倫比的精彩,撇除監製本作的是以《美國隊長:酷寒戰士》、《美國隊長:英雄內戰》、《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和《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將漫威大時代完美劃下句點並打出知名度的羅素兄弟擔綱,是次要吸引力,其後真正的奇才掌權者丹丹雙人組的關家永和丹尼爾舒奈特,才貨真價實的令人甘拜下風,除了繼續維持了他倆鬧翻全宇宙的狗屁倒灶狂亂作風,卻也更加見證了他們倆合作無間的天才籌劃手筆及宇宙視野,在寬廣且快速的鏡頭剪輯運轉下,刻畫出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生命格局,流暢且不紊亂,進而別出心裁的,於荒謬裡頭訴說人之以情
整部電影非常娛樂活潑,你從未看過這樣的電影,卻在讓你捧腹大笑的同時,又會使你感動落淚,儘管銀幕上的畫面此刻有多麼古怪,你仍難擋那股渲染真心痛哭流涕,武打女將楊紫瓊、好久不見的關繼威、潔美李寇蒂斯、吳漢章、史蒂芬妮許等人的活躍演出,再讓《媽的多重宇宙》提升到了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一絕層次,楊紫瓊的在地媽媽無端捲入莫名其妙事件的前期,那些在地化口吻搭上持續理解超脫自己可以理解情況的WTF,鬧出一大堆有夠好笑,配上神翻譯也既是到位又有梗的行為舉止,喜感不斷提升的同時,致敬《臥虎藏龍》、《藝伎回憶錄》等早年經典的多重宇宙設計動作場面,更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是我近期笑的最開心的一部電影,其他演員也都徹底放下身段賣命表現出以往未有的趣味姿態,讓《媽的多重宇宙》格外富有了深摯的靈魂
「我發現我的存在沒有意義,就算變成一顆石頭也沒差」
表面上,《媽的多重宇宙》是一部腦洞大開的科幻動作喜劇,若將劇情抽絲剝繭,會發現這故事恰如其分的演繹了「消極虛無主義」到「存在主義」的辯證過程,但其最核心,其實是一位深愛著女兒的華人母親,學會「放手」的動人心路歷程!《媽的多重宇宙》充滿了創意奇想,有爆笑幽默也有好看的武打場面,而且故事中對「華人家庭」的情感描繪也十分深刻、動人,我想可以說的是,丹尼爾關(關家永)與丹尼爾舒奈特這一回打出的《媽的多重宇宙》,將會大大影響未來電影的作者風格,為電影紮實的創立了一個全新的標竿,不過由於電影後期的資訊量確實太龐大,所以觀眾可能到後面會有一點點容易疲乏,但我相信《媽的多重宇宙》會是你看愈多次,愈能悉心體會的至高傑作
娛樂出彩、故事核心充滿文采精神勾勒靈魂,大量科幻及文化元素做點綴,使得故事整體感更加的富足細膩,《媽的多重宇宙》於極端ㄎ一ㄤ爆的處理之下,認真的在多重宇宙之中追逐宇宙的宿命論,卻也在宇宙之下,思考著自己怨天尤人的人生,能為自己帶來什麼?什麼都不行,不如就求「和善」吧!只有在紛雜的腦中思考到自己可以珍惜的,並懂得去珍惜,你不用很偉大,你就能很快樂,不是不能負,只是你仍得盡可能從中尋找,讓自己往前的動力,說真的,多重宇宙那麼大,但電影在各式「百花齊放」笑料百出之後訴情的,是一個如此微小的,幸福的自己,多重宇宙的安危說到底與我何干?快樂的在自己的世界翱翔,才是我們一生追尋、最在乎的事,這一世,大概不會再看到這樣一部把多重宇宙玩成科幻寓言心靈雞湯的偉大啟示了,它一樣非常娛樂,卻也大力的觸動人心,流連於多個宇宙之中思考的、喚回的,本該即是唯一的自己,「EVERYTHING」、「EVERYWHERE」 ,回歸「ALL AT 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