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 | Anita
傳承世代的千禧年傳奇,不得不說,梅艷芳並非我這個世代的人物,歌曲偶有聽過的印象,但直到這部電影之前,我是沒有聽過「梅艷芳」這名字的,因此這回,衝著喜愛傳記電影、音樂以及見識太淺的緣由,就來認識一下《梅艷芳》的精彩一生,而喜歡傳記電影的觀眾,你不用很了解梅艷芳你也會被《梅艷芳》帶著走,因為電影的確很迷人很好看,大致上照著大多數基本傳記電影的公式三幕下去進行,實無差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你如果真的想好好認識梅艷芳這一位傳奇的話,《梅艷芳》或者可惜的是,沒能真的讓你瞭解她太深和太多
這仍是一部更偏向於粉絲傾向,假設你是很瞭解梅艷芳的傳記電影,儘管《梅艷芳》也渴望圈粉對梅艷芳不太熟悉的年輕觀眾們,卻顯得在致敬、重現以及平衡上的力不從心沒能妥善掌握,敘事雖然流暢緊湊,可一個經典事件不斷發生又發生的串在了一起,途中的細節變化都將之省略,僅僅留下了在維基百科就可以Google的到的「大」經歷而犧牲「小」人生,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一部傳記電影本質所可以做到的事情了
終究,要在一部兩小時的電影中以順向法交代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出生到死亡的人生故事,你不得不這樣去做,難免的,會犧牲那些最為細節之處,只能呈現架構人物生命歷程的,那最主要的事件為主,可那些事件往往也是有名的、粉絲知道的、觀眾能輕易查到的故事,懷舊、致敬、告別的目的氛圍(光是電影中關於梅艷芳大量的人生時刻都使用真實保留的照片或影像穿插便可以明白),仍會是《梅艷芳》被創作出來的最大宗旨,深知她這一段永恆人生的粉絲,這部電影真誠的動人描繪、細膩的情感書寫、人事物的情感連結,會讓那一群同世代的粉絲痛哭流涕(許多中年偏老年的觀眾看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而非梅艷芳世代的觀眾,閱覽過傳奇的一生,初步予以認識之後,若對史實更有興趣得以自行參閱資料,可仍能從中得到滿足樂趣
只是因為《梅艷芳》走的是大方向,時而甚至還有節奏過快,觀眾還無頭緒也未有時間多作介紹的就讓一個個知名人物和事件來匆匆也去匆匆的,沒能補貼太多的細節豐厚故事的來龍去脈,只能用基礎的方式,簡單說完梅艷芳不凡的一生,電影其實對不熟悉梅艷芳的人較不是那麼友善,雖然一樣能夠看懂、一樣得以享受、一樣會在緊要關頭被梅艷芳的堅持而感動,妳會明白,梅艷芳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甚至她的過世又為何被感嘆為香港一個時代的過去,她對表演的熱情、為觀眾帶來的歡樂、一心一意不為名利只為觀眾而珍視每一次的演出,那一份視表演為天生使命的神采,非常值得觀眾敬佩,可做為一部傳記電影,能做的絕非只有歌頌傳奇而已,應該讓我們好好的認識一下,檯面上與檯面下的那個她才是
梁樂民導演的手筆,的確不差,溫順、柔和、純粹、動容,在有限的時間內,不管是稍微美化了一些夢幻,亦或者是缺漏了細節上的梳理,都不能影響《梅艷芳》實則就是一部前後端正、頭尾工整,既飽存著娛樂性,又擁有著對於生命意志的昂首和自信感嘆,它都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更是一部有著華美舞台大排場,經典曲目輪番呈現的好聽的電影,時間點從梅艷芳四歲即與姊姊走跳俱樂部賣藝討生活到懷抱夢想奪得第一次的成功,再流轉於未果的異地戀、成為一代巨星、生病的艱苦,再到最終光榮的最後一場人生謝幕,橫跨了梅艷芳40年的歲月,喪失的童年、懷夢的女孩、姊姊的犧牲、一夕爆紅的豁達,收尾在無止盡的遺憾之中,很廣大的故事,卻跟你我想的都一樣,它沒辦法再更深入了,只能這樣淺淺的出,形成表面而已
《梅艷芳》可以多著墨梅艷芳與姊姊的相依情深,可以對梅艷芳的人生每一個時期有再多的敘述而不是一段接著一段的順過就跳走,可以再細膩詮釋梅艷芳愛情總是失敗收場的渴望,更可以再多補充一點梅艷芳和張國榮的一生友情,或許是時間、或許是定位、或許是劇本,無論如何都很可惜《梅艷芳》沒能說的更深,只讓電影恪守了普通傳記電影的本分,只能成為緬懷的娛樂,而非見證歷史的永恆
別誤會,我依然欣賞《梅艷芳》欣賞的很開心,它仍然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如我所說,也是一部稱職到家的「傳記電影」,只是有時不免細想,阿BEN是誰,我們都知道張國榮和梅艷芳的偉大但總是沒辦法知道他們為何如此友好,諸如此類,《梅艷芳》為了流暢的取捨省略加快腳步,看似流暢的嫁接,時而是跳的過快的步調,讓人在後續回頭思考之時,感到一陣疑惑,換言之,會對《梅艷芳》產生共鳴的就只有她的粉絲,非粉絲族群僅能走馬看花的在這一段時間內盡量透過劇本的資訊填補我們想像中的她,少了細節的支撐及共鳴僅是遊歷,也就沒辦法真的能讓非原有粉絲痛哭失聲了
可是扣除掉對於梅艷芳人生的表面形塑,《梅艷芳》還是一部流暢好看的電影,雖然時有張國榮突然出現就與梅艷芳成為一生摯友或者是阿BEN突然現身然後就帶著梅艷芳去外地避風頭這樣細節不完善、沒有多講,致使配角更表象的問號存在,但只要瞭解那些人是梅艷芳生命的過客、好友,其實對觀賞整體電影來說,尚不算有太大的影響,充其量就是,粉絲沒能好好的認識認識梅艷芳這個人物,對一部傳記電影來說略顯遺憾了
令人較為驚嘆的是,找來模特兒出身的王丹妮這一位絲毫沒有影視演出經驗的演員,第一部演出且要揣摩的就是素有「香港女兒」名號,粉絲萬千追尋的梅艷芳,絕對是一步險棋,王丹妮的壓力不爆棚才怪,但這一個我怎麼看都覺得她一顰一笑長的超相似潔西卡艾芭的新手演員,輔以電影中常有真實梅艷芳的生前影像紀錄剪接穿插,你可以發現王丹妮的表演相當有大將之風,不論是演出梅艷芳成為巨星之前的單純懷夢少女,或是已然成名卻不快樂、煩憂甚多的憂鬱梅艷芳,王丹妮的表現絕對是絲絲入扣的,心境處理優良,而在神韻描摹又不刻意模仿的帶有自己色彩之味,詮釋出自己心目中的梅艷芳那股不服輸的氣焰,一個舉動一個眼神,都充滿了大大的魅力
王丹妮除了漂亮之外,《梅艷芳》意外的展現了她不輸於資深演員前輩的氣場,或許稍有青澀感,但不多也藏的很好,歌喉亦動人精彩,她的版本的梅艷芳,讓我非常享受其中,特別是和古天樂的搭配,更能感受到王丹妮演出的穩定程度,而古天樂演出的是知名服裝設計師,為梅艷芳設計了一件又一件的華服,也是長期的支柱與朋友,古天樂的演出可能礙於角色本身不需要太多的光芒,表現上也較為平穩,但傳遞出的情緒、幫助、情義、友情,卻是如此的深刻,演員的表現,幫助劇本有些過於表面的《梅艷芳》,得以更上那一層樓
《梅艷芳》擁有高昂的情緒、揮別過往的情感、走過的那些璀璨輝煌之人生的感動,情意飽滿,貫穿了整部電影,《梅艷芳》即是一部獻給梅艷芳的情書,百分之八十的重點,都放在了道別、致敬和歌頌梅艷芳所塑造,那90世紀香港的華麗年代,電影拍得流暢,蒙太奇、真實及虛擬鏡頭的切換調度施加的極好,讓電影熱鬧、溫暖又具備感性氣息,一個個華麗的排場及妳我就算不認識梅艷芳也一定都會在電視或電台上聽過的膾炙人口經典曲目之重現,都美而震撼的令人徹底臣服那女王般的風貌
儘管《梅艷芳》走的是橫跨一生精采的方向,因此也只能帶出那我們熟知的精彩曾經,私底下的糾結、掙扎或成長都較難看得到,梅艷芳選秀奪冠到正式成為歌手的旅途也是來的飛快,論掌聲、討論聲浪或人生轉折巨變的處理,都顯得輕描淡寫,這讓《梅艷芳》反而更像是大型MV,華麗且娛樂,不過卻也不減電影的魅力,雖然,我們沒有能更加的瞭解梅艷芳私底下的生活、日常之細節,對於她的感情、友情或生病階段進展快速甚至是很快的得罪人跑出國避風頭這樣有些突兀的段落,都是在缺少鋪陳的情況下所造成的偶有情感斷裂以及莫名發展,但在這短短兩小時的豪華娛樂饗宴之中,非粉絲得以看著那股熱鬧盡情享受,而粉絲則得以痛哭流涕的為一代女皇好好獻上送別,無論如何,《梅艷芳》都是一部精彩且討喜的作品了,儘管不完美,可仍已是水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