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夏天 | Summer
實際有點看不明白電影結論下的欲意傳遞之物為何,看起來是部重振崛起永不放棄共同救贖的勵志運動青春成長物語,但在額外的記者意義不明的跟隨報導下,貌合神離,若有似無的嘗試主張新聞正義,卻在有情無情間捉摸不定道貌岸然,兩者結合在一起不無可以,但當兩者只是強硬的碰在一起,彼此都缺少了一個頭與一個尾,那語畢後的冠冕堂皇,終究只是不明不白的無病呻吟了,先不說充滿被欺騙的哀歌,《野夏天》實打實的根本不是國片來著,而是莫名設定在一個於高雄拍攝的半架空式南方海岸的未知所在,這骨子裡的九成中國在地化,也顯現了《野夏天》可謂真真正正中國大外交之作
觀影過程屢屢不難察覺,開頭和收尾透過陳嘉樺「眼見不一定為憑」類型的驕傲覺醒式台詞隨後卻沒有相關安排來呼應此之必要性、角色間無來由的大義和醒悟、節奏毫無章法的紛亂、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卻硬生要來個深情對話、記者角色行事不明的絆了田徑隊一腳,整個劇本看起來,就是有一種絕對向上、錯誤承認(做錯事一定有理由而且理由是什麼不重要別人一定要無來由的給予原諒)和失志不長久的中國情與義為上的韻味存在,而在那些茫然底下,都草草帶過,吻合「中國沒有所謂的喪志」之強國情操,本以為,吳又立是新聞記者、高繼書為田徑隊教練,配上五位高中生選手主角,會是類似於《翻滾吧!阿信》、《志氣》、《下半場》以至於《KANO》等經典作品的青春熱血運動類創作,充其量沒有想到的是,在電影的一個起手式,就已讓人感到如此的不對勁了
陳嘉樺是主角之一,但戲份著實差不多三分之一,小薰也是接了一個沒有任何意義和必要的串場性質角色,陳以文到林暉閔,有質量卻浪費,大部分的主角群都是操著濃厚中國口音的演員們,一方中國一方臺灣,蔓延出極其強烈的設定對比,好不突兀,在這之中還有一個中國搭上一個台灣的父子情,腔調截然不同,在這個設定之下,很難不讓人頻頻出戲,而背景設定、場景安排到劇本渲染出的感覺(還有尬感),不想承認卻一再證明了,《野夏天》就是一部要拍不拍好而總是亂七八糟似乎又想傳遞思想控制的大中國電影,《野夏天》故事描述南方海岸,濕熱困頓的空氣,凝固了蕭索落寞的小城,知名作家吳又立、落魄前馬拉松選手高繼書,和一群跑隊的少年,彷彿注定般的相遇了,從此每個人的人生開始像不再停歇的齒輪,在未知的跑道中滾動、燃燒、消逝,吳又立的跟隊採訪,一步步踏入高繼書不堪的過往、困頓的現狀,從他出任即將解散的高中跑隊,讓一群因為各種原因加入的少年人生產生了波瀾,一個又一個不同的選擇,使所有人陷入無法擺脫的漩渦中,如果,兩種選擇都是錯的,他們要怎麼與彼此、與自己和解
不得不說,《野夏天》文謅謅的幾乎很難第一眼理解的大綱文宣,終究是屢屢證明了電影有多麼不堪一擊以及是怎麼數次和自己設下的劇本大綱互相衝突單薄且生硬,表面刻意襯托質感、內在粗暴壅塞,《野夏天》無疑又多了一個令人想起中國的荒謬佐證,但卻又如此的真實,憶起《野夏天》,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沈重打擊
《野夏天》從運動田徑去著手,宣傳文宣說作品是希望探索「不同的選擇會帶來截然不同的人生」,只是,作品轉折多年以後在一處相對茫然的時刻,回過神來才能發現,原來一切都已生變,但觀眾只可以從吳又立及高繼書滿滿風雨變化的解釋性對話略知一二情景,幾乎也沒流露出何等「選擇」之說,卻也因為這個銜接的莫名,讓觀眾瞬間不確定了《野夏天》一作的敘事重點為何,該是奮力一搏的運動員驕傲呢?又或者是記者動機不明到後來才後悔的虛無情感呢?
《野夏天》就這樣斷成兩半,角色之間的情感建立不全就來至收尾階層,讓電影產生嚴重的難以連貫感而非記者與少年運動員兩條線緊密合一的共同節奏,徹頭徹尾展覽了《野夏天》的諸多不合理之處,先不說毫無糾葛鋪陳沒有深仇大恨的記者又立,被挖角升職(為啥突然升職,沒有人知道,就是挺突然的)前為何要補那簡直莫名其妙硬是轉折的一槍,還有街頭小混混幾乎是天生就不爽超人雞少年老是愛找碴最後甚至就這樣讓超人雞少年領便當的光怪陸離,毫無邏輯或者劇情需要可言,分明是想要騙一點眼淚裝一下高尚,另外,校花與校隊的愛情沒頭沒尾、教練和記者的互動即是沒有互動、離婚和退賽到頭來趕著收尾就不重要了都可以不用解決、蒙太奇的熱血鍛鍊之後(友情青春的熱血?比較像狗血)直接切到第三幕沒有任何比賽了,基本上,編導留了很多空間,可能太多空間了,要讓觀眾好好去腦補一下,以至於說是2008北京奧運前的故事,劇情卻幾乎找不到以此安排的關聯性,田徑賽也就那麼簡短的一場,至於省級比賽後劇情就正式開始失控,似乎也多說無益了
蘇哲賢是台灣導演,怎麼會刻意製作出這樣一部說得通順無妨,說不通順之餘又讓人感覺大外宣味道濃郁的中國電影,令人匪夷所思,而電影本身,配樂氛圍不錯,海岸小景純樸畫面怡然自得看起來算是不錯舒服,可整體故事欠缺邏輯、起承轉合古板不通、剪輯敘事眼花撩亂、核心重點捉摸不定、角色共同旅程全無花火尷尬生硬難有說服力,幾乎是從頭枯燥到尾單靠美麗的南方海岸難撐疲憊,雖是紀錄片導演出道,蘇哲賢首部劇情長片似乎說明了,他還是乖乖回去擔任紀錄片導演似乎來的巧妙一些(紀錄片還曾有金馬加持過呢)
再來就是演員群了,應該,用暴殄天物來形容是不會太超過吧?陳嘉樺不是電影新手,但《野夏天》就是讓她演起來實屬尷尬,理論上跟劇本的雜亂脫離不了關係,而說起來詭異,明明女主角是能言善道的記者吳又立,卻似乎在某些欲傳頌佈道的時刻,被這樣演成了不苟言笑的冷冽律師,人物專訪問題也幾乎扯不上什麼重點,不太清楚這個記者的實際用途,大概只是需要一個著實亦來路不明的危機轉折吧?只是對於陳嘉樺而言,實在不值,而演出男主角高繼書的耿樂,落魄有型是不錯,但落魄及振作間的轉換在角色情感無能深入之時顯得過於一廂情願,招募田徑隊隊員的一場戲,明明上一秒是不受控的屁孩,下一秒無怨言招齊,輕而易舉的令人錯愕,說的那些沒有掙扎、糾結、不願,一時半刻輕易放下,至於真的是可有可無的雞排店老闆娘黃瀞怡(小薰),對白儘管不算少,卻幾乎都和劇情沒有關係就有點無言了,事實上,《野夏天》不論國籍,演員們的表現都沒有給出水準上的姿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似乎找不太到值得一提的優勢,也算是一大不可思議的榮耀吧
《野夏天》前半段的青春物語悲傷崛起還有一絲通俗樂趣,至少看見熱血青春的揮灑面容,在內心為夢想而奮力一搏的渴望,仍是能被撩撥而蠢蠢欲動的,直到記者吳又立在毫無徵兆底下賣了這群少年的未來,節奏就開始變得搖搖欲墜昏昏欲睡,空口白話的悔恨與選擇,化為難堪的肅靜,以及滿溢啞口無言的低鳴,電影結合運動和記者的雙重故事線陳述,在兩者的上頭,都因瑣碎的劇本而難以匯聚,形成了嚴重的一道裂痕,頭與尾,要說是兩部不同的電影都算得上能夠成立
在漫無目邏輯放棄的境地底下,《野夏天》成為了一團提不起任何在意的虛無,即使結合上難有契合,可分開看也未必比較好,反而更顯《野夏天》的粗製濫造,說是田徑電影,運動場面少以及原本看似《麻辣鮮師》般的師生關係建構,都在一個幻影之後化為烏有只剩下還算有勁的靈活配樂,而吳又立無冤無仇弄了校隊之後,高繼書再度跌落谷底爾後恢復志氣的走向十足自以為是的簡便,隨後即是一連串蒙太奇的不為比賽而跑只為友情而跑的田徑練習,就直接接上了高繼書找上已成為小說家的又立似乎完全卸下怨懟的深情對談直奔什麼後悔、選擇、重生或者人生感嘆等有意為之的主題,最終都尷尬的沒能提出一丁點價值意義,對於這樣的編排剪接,只有滿滿的疑惑,老實說,我不太清楚《野夏天》這部電影有何存在的價值,亂糟糟的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就這樣彷彿被浪費掉了一樣,只能謹記一件事,不要不信邪,選擇一部好電影,真的是一門學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