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比斯 | Morbius
「索尼漫威角色電影宇宙」的三部電影下來,空虛感、廉價感、尬感和前後不一自打臉的敘事都保持著近乎優秀的水準,達標了可謂當代無人能及的高水準,真的Wonderful!不可否認,經過前兩作的洗禮,以及外媒這次再度一口同聲的負面評價,個人本身即是帶著一個看它還能多慘的心態來觀賞《魔比斯》的,未審先判不可考,但已有痛徹心扉的前車之鑑,你也不能怪一票人都是以這樣看笑話的心態在端倪著《魔比斯》了,誰知道,你都已經不期待成這樣了,索尼的鬼靈精怪依然能夠看透你,並繼續加強你的失望加憤怒,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只是這一次的悲劇,絕對不亞於《猛毒2:血蜘蛛》
不過我仍然充滿敬佩,敬佩索尼能放飛自我到這種程度,在《蜘蛛人驚奇再起:電光之戰》時,票房不錯但口碑有些下滑(下滑而已哦!完全沒有到目前這三部電影那麼糟糕和口碑炸裂哦!),不久,後兩部續集就這樣被取消了,我那個時候想說,「索尼竟然那麼重視粉絲的口碑,雖然我想看續集,可是還是有一點感動,這樣會傾聽觀眾心聲的公司,怎麼可能拍出不好看的電影」,直到如今「廢到不好笑宇宙」的三部電影問世我才發現,我誤會索尼好多好多年,抱歉了索尼爸爸,重新說到《魔比斯》,疫情期間可說是延期最多次的一部電影,足足高達了六次之多(第六次延期我想沒有人不匪夷所思),等候多時馬車都變南瓜了才終於上映,然而我看完之後只想說的是,本週除了《月光騎士》不負眾望的好,也有另一部不負眾望的院線電影登場,只不過它也真的是另一個極端,不負眾望的⋯⋯⋯⋯,令人啞口無言
好,《魔比斯》其實至少有一點真的很棒,它比《猛毒2:血蜘蛛》好,大概好個0.5%,這已經是極限了,是說,索尼能把三部作品都維持在差不多的模組和Level,不簡單,《魔比斯》也愈看愈像是《猛毒》的重啟,但只是一樣甚至更糟糕的無病呻吟版本,特別是第三幕決戰,那一個場景、鏡位的安排,幾乎與《猛毒2:血蜘蛛》的第三幕一模一樣,而動作場面也一模一樣的含糊讓人難以看清(有啦,這回過多的無關緊要慢動作有稍微讓人看得舒服一些了),差別在於《猛毒》是一團黏液在打架,《魔比斯》則是兩陣迷霧在擁抱,嗯,真的帥呆了,額外的也讓我發現,吵死人的猛毒還比較有魅力,吵的別具特色,我現在幾乎已經忘記魔比斯有什麼吸引人的角色特質了,《魔比斯》當然不差,要比爛絕對有比《魔比斯》更爛的作品,但當你撈啊撈的想替《魔比斯》撈個幾句好話,你才發現,你真的是自己找罪受
準備再度接受另一部一團混亂的史詩鉅作,邏輯前後不一、剪接敘事求你自行腦補、動作場面凌亂不堪、角色塑造死板八股,順道一提,麥特史密斯在本片的演出讓我回憶起《蜘蛛人3》當中陶比麥奎爾邪到變經典的魔性之舞,只是這也才發現,陶比的舞蹈細胞其實挺好的,麥特史密斯只會讓人尷尬而已(索尼的問題),《魔比斯》似乎無來由的,即是一部反派表現比反派更亮眼的反派電影,反派能夠襯托出反派的魅力,又能夠展現反派的能力,讓觀眾認識一位全新反派的誕生,接納我的胡言亂語吧!知道這部電影最大且詭異了三部電影的問題在哪了嗎?它究竟是定位成反派電影?還是反英雄電影呢?這種道德模糊界線灰色的故事,到了索尼手中,連他們可能自己都搞不懂,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最後角色和劇本也都沒呈現他們應處的位置(這讓片尾第二段邏輯跳痛到根本就是笑話),就這樣,「索尼漫威角色電影宇宙」不得不遊走在一個尷尬的地帶,進和退皆是詭異而寸步難行
「索尼漫威角色電影宇宙」本是一個相當奇妙的系列,這個企劃最早從安德魯加菲版的《蜘蛛人:驚奇再起》系列就已經開始籌備規劃《邪惡六人組》的發展,在《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的片尾出現犀牛人跟蜘蛛人對峙之後,原本索尼的製作團隊是想要將出現在蜘蛛人系列當中的反派一一拍成獨立電影,只不過種種因素底下,索尼就與漫威影業合作重啟了個新版本《蜘蛛人》,至於原先的計劃雖沒有胎死腹中,但是卻還是成為一個沒有蜘蛛人的獨立蜘蛛人反派們系列,從2018年的《猛毒》、2021年的《猛毒2:血蜘蛛》,如今到了2022年的《魔比斯》,綜觀三部「索尼漫威角色宇宙」電影作品下來,可以看得到一個共同點,電影本身對於漫畫改編的執著度並不高,專注於呈現爆米花電影的快節奏
只是這個快節奏,也時而在刻意和弔詭的邏輯安排上,淪為單純譁眾取寵卻取得不到太多好眼光的反效果失敗品,故事線上則是儘量減少需要鋪陳與複雜描述的部分快速帶過,人物線也相對的單純(但嚴重生成了一個問題,什麼橋段都要觀眾自己去腦補,《魔比斯》的開場就已經是什麼都沒有解釋的腦補存在了),但是如果動作場面娛樂性還有些許特色和吸睛能力也就另當別論了,可如今下來的三部電影在特效上面卻也經常都是在暗夜當中飛沙走石的一團混亂快速模糊,幾乎也很難單靠娛樂性滿足到什麼人,這樣說下來,這個系列的確可以算是一無是處,這使得「索尼漫威角色電影宇宙」在眾多超級英雄電影當中,實在別具一格的顯得商業以及B級電影味濃厚,直到目前為止,這個系列電影,唯一可看且靠的是演員的個人魅力與表演,在相當簡單的故事框架當中,也只能盡可能的以此來博得觀賞「索尼漫威角色電影宇宙」特別容易渙散麻木的觀眾其注意力了
《魔比斯》的劇情結構很純粹,主要講述麥可魔比斯是從小就有血液疾病,身體孱弱而體弱多病,然而他天資聰穎,在四十歲不到就已經研發出人造血液,成就讓他獲頒諾貝爾獎,然而他的個性桀驁不遜,不但拒絕了獎項,而且違反了醫學道德,從亞馬遜雨林的吸血蝙蝠的身上提取細胞,希望能夠治好他與身為資金贊助者的同窗好友麥洛身體的疾病,然而事與願違,魔比斯在以自己的身體做人體實驗之後變成了一個怪物,他會成為力氣、速度與聽力都強大無比的怪物,卻也會失去理智的渴求人類的鮮血,害怕自己再度殺人的魔比斯一邊逃避警方的調查一邊研究自己,然而他的好友麥洛卻不認同魔比斯的做法,就在麥洛也想辦法成為吸血怪物之後,價值觀的衝突讓兩位好友注定將要對決
故事上來說,《魔比斯》的主角和反派,皆為兩個會吸人血的怪物,一個人對自己的作為良心不安,另一人則覺得這是一種進化與成長,價值觀的衝突讓兩人之間的從價值觀的衝突一直進展到各種互相傷害,最後不得不卯起來相愛相殺,兩人好友的恩斷義絕,也免不了有一點應該要感傷的分離,如果單單以文戲來看的話,《魔比斯》的文戲其實做的已經比《猛毒》與《猛毒2:血蜘蛛》還要好上一些,不同於艾迪布洛克必須要經常與猛毒唱雙簧,麥可魔比斯在變成怪物之後經常停在研究自己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上,所以文戲相對比較沉靜(雖然《猛毒》不沉靜比較熱鬧,但也只是沒有太多加分作用的吵雜而已),傑瑞德雷托一樣也沒太大的問題,這一次的表現是用比較內斂的方式在詮釋本為自卑的魔比斯身上,仍舊不過不失,但為何觀眾仍沒辦法感受到太多他的痛苦,最大的原因不外乎還是出在前面的鋪陳太少,而這個原因,瀰漫了整部電影,讓你也不會輕易的喜歡上這部電影
鋪陳太少,但為什麼索尼總是太少呢?其中有一點絕對不難看出,《魔比斯》有好多個段落都不願意深鑿,甚至前因後果的「解釋」都寧可省略,只做到最純粹的概略「預告」《魔比斯》一角的誕生而已,以及加強電影「速食娛樂」的簡單粗暴,正當我們開頭還沒搞清楚麥可是怎麼知道雨林深處的蝙蝠洞?為什麼一定要在窮鄉僻壤的蝙蝠血液才有功效?轉眼間場景移回實驗室一整群蝙蝠已經被收編了?麥可明明能逃也真的逃到一半了為什麼還就這樣被警察帶走?警察從頭到尾到底做了什麼實質上有意義的事?麥可第三幕沒頭沒尾製作的藥劑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千辛萬苦打造了半部電影的藥劑最後卻還是殺死好友?善良掙扎的麥可努力克制自己對人血的慾望只求當個好人但為何可以隨意搶劫和把別人的手弄斷?而感覺沒認識多久為什麼麥可和麥洛就有如此深情?還有麥洛這段時間內都發生了些什麼事,以至於麥洛會在獲得力量之後成為「純粹」的惡?
這些將會疑惑你大半輩子的問號問題(你放心,不止這樣而已),索尼都願意放給你自己腦補,不為鋪陳、無需理由、只要幹架,電影只管尷尬的加速節奏快速推進,許多戲幾乎都是只讓觀眾認知到功能就過去的程度,所以這也很難讓觀眾對麥可魔比斯這個角色有太多的同理與關懷,順順的看順順的忘,沒有給你思考、說明、理解的空間,一切都很快也很隨便,「鋪陳」對索尼來說,幾乎已是被放棄的「敘事語彙」(果然是索尼),只要觀眾「知道」魔比斯的出身、魔比斯的基礎來歷、「認識」了魔比斯這個角色,索尼似乎覺得這樣就好了,因為他們的目的,幾乎用了這三部你確實可以說是「長達100分鐘的預告片」來明目張膽的告訴你,「索尼漫威角色電影宇宙」的集大成才是重點,「這些小角色你該知道的知道就好故事什麼的沒差啦說那麼細幹嘛,鋪陳是什麼能吃嗎?」,似乎能夠聽到索尼嘲諷觀眾的認真以及惡劣的怒吼,著實替這些IP有一個不愛他們的爸爸感到難過
不過索尼發揚光大持續保持的那種徹底放飛自我的灑脫,實質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才能,到了電影中間和後半段,更加也沒有想要掩飾些什麼了(前半段還算順順的咧),節奏開始怪異且破碎,傻瓜都能明顯看出《魔比斯》的成品,彷彿即是多個劇本前後修改西留一處東補一處的四不像綜合體,沒有尾就算了,有時候連頭的邏輯都令人狐疑索尼高層們的腦袋智商到底要多低,才會放行這樣子的作品過審問世,更不用說片尾只想著要蹭根本不會想理索尼的漫威大腿,卻打出了兩個超級不明所以的片尾片段狗屁不通(而且根據原先映期又延期,以及《蜘蛛人:無家日》的上映順序來看,兩段基本上都是重拍過且沒有個條理有種硬是插入的不協調尷尬),非常的突兀,再度印證了《魔比斯》時常慣有索尼依舊的前後矛盾之沒頭沒尾的敘事方式設計,想到什麼放什麼,似乎真的徹底不管電影的基本敘事,求有就好的崩壞毛病,已無可救藥,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求索尼以後就發行作品就好,不要自己製作任何東西了
而飾演反派麥洛的麥特史密斯其實演得很亮眼,只是他的表現也是停在一個相對較為樣板的格局上,由於電影隱藏了大部分的暴力場面,幾乎都不讓觀眾看到殘暴的場面,因此這也相對的很難讓觀眾感受到反派的壞,尤其是麥洛與麥可從小就認識並結為好友,但怎麼變成好友的,中間有無鋪陳,當麥洛被麥可殺死前表示「麥洛這個名是你給我的」之時那給予「麥洛」一名的那一個時刻有沒有足夠的力道撐起兩人的友誼,可惜,一樣沒有,你不會知道雙方為什麼成為朋友(同病相憐⋯嗎?),你不會知道麥可兒時離開之後怎麼一轉眼長大了兩人好像從來沒分開過,你更不會知道沒有一絲「壞」的跡象只是想痊癒的麥洛為什麼跟著注射了蝙蝠實驗藥劑突然性格大變成為無情濫殺大反派,種種的「觀眾不會知道」,讓動作場面已經非常混亂難以下嚥的第三幕,連一點生死夾雜的無奈情感鏡像成長,你都會很直覺的直接一個眼神死而徹底無感
整體而言即是,這一對正派反派的鋪陳或建立毫無火花可言,而價值觀的不同塑造為反派麥洛誕生的動機,他希望麥可接受他們的樣子,半吸血鬼半人其實是個進化,這對生來即因病所苦的麥洛,不算沒有道理的動機,麥可一直以來也都是他唯一的朋友,希望他能接受真實的自己,不去壓抑、愧疚與責難自己,其實本質上,不會覺得不合理,但在少去那些該有的情境鋪陳與麥洛壞到一半才表明「我是為你好」的大打出手之狠勁,於前中後之起承轉合的心態安排,根本就是顛倒過來了吧,這讓兩個吸血鬼,一個保有拯救人類的良知,一個因病遭受各種欺負而蛻變的至高邪惡,明明有著同一個出發點,卻帶來不一樣的生命抉擇,我有看見《魔比斯》以這樣的核心安排,是想要麥洛與「魔比斯」兩者形成對比,是為一種鏡像反派,一個人一正一反的內心拉扯具象表現,這是一個蠻棒的嘗試
可很顯然的,索尼總愛跟好事唱反調,將原本能夠有很好的道德衝突、人性與獸性上的掙扎、矛盾等元素棄而不顧,一切都很極度快速的步調和直接丟棄的鋪陳,轉為更加直接,更加炫麗到完全看不清楚的動作打鬥上(雖然《猛毒》兩部曲也都是有想這樣做但未果,我也不用再期待些什麼了),形成了一個非常弔詭,能文不文、能武不武,近乎可以等於什麼價值都沒有的墊檔之作,特別是不說最明顯的一樣只能再度創作出一個電影改編虛構角色只為能力要跟正派一樣的創意枯竭,這樣的方式,你卻不能發揮你這樣子做的必要性,那我真的看不懂這部電影和索尼,搖搖欲墜捉摸不定的渴望,到底是什麼了,我想,索尼他們自己可能也都不知道的吧,不能讓人喜愛又不能讓人討厭的正派與反派,沒有一絲共鳴,《魔比斯》的不成人形,令人同情
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導演,平均執導成績不好不壞,作品量不多,可至少《狡兔計畫》和《異星智慧》流暢並具備一定程度的可看性,但《魔比斯》嘛,或許跟導演有關,但看著成品殘缺不全,很顯然的也不能全都怪給導演了,索尼該背的還是要自己背,所以,我也不再忍心苛責導演些什麼了,就我看來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和《猛毒2:血蜘蛛》的安迪瑟克斯以及《猛毒》的魯賓弗萊舍一樣,都是索尼摧殘之下的代罪羔羊,最大的主謀,還是在索尼就是了,而傑瑞德雷托也是被惡搞的受害者之一,DC的《自殺突擊隊》小丑被強制抹除,索尼的《魔比斯》又一無是處亂七八糟,除非是漫威影業找上門,不然傑瑞德雷托還是乖乖去演出其他類型的電影吧,不要浪費了最佳男配角的殊榮了
而雷托其實在麥特史密斯的共演下,反而又還好上了許多,麥特史密斯好歹去年底才邪氣的以《迷離夜蘇活》讓人不寒而慄恨的牙癢癢的,明明可以透徹的邪惡,你就可以知道索尼是何等滔天大罪,演出《魔比斯》的麥特史密斯,完全是我一直茫然的一大部分,先從最直觀的那邊說起,那個吸血鬼化的臉,崩到一個瞬間讓時光倒回15年前的特效化妝水準非常的僵硬(麥可的就還讓人看的下去沒有那麼悲劇,麥特史密斯根本來被惡搞的),更不用說他那一段意義不明妖魔鬼怪的舞蹈,看完我只想遺忘,遑論麥特史密斯在角色未鋪陳的情況下直接褪為反派的外衣服,索尼直接把「一眼看去就是反派命」的史密斯當做了天生的反派,這算不算是一種以貌取人啊,然後麥可基頓⋯⋯肯定是眼花了才願意回來
《魔比斯》壓根不願意盡心在角色身上並讓他為為其掙扎,麥可都還要適應自己失控的能力,麥洛卻不用一會兒就與自身能力相處融洽,麥洛再人與怪物之間沒有半點說服力的鑽研,然而至少這一點,麥可還比較好⋯⋯⋯?哦,那是一定的吧,麥可可不能只是反派啊,至少要夠⋯拉扯一些吧?好像有,畢竟不然這樣的話,《魔比斯》就真的變成兩位角色都是反派了耶,但也就那樣了,掙扎沒有多久,就決定用自己的能力阻止麥洛,爾後似乎就忘記了正處於掙扎接受真實的自己而飛走了?看起來麥洛還是勝利了呢,這一片在善惡之間的糾結,你還期待什麼?輕如鴻毛,談到都覺得弔詭,這也延伸了一個問題,所謂的「反英雄」或者只是單純的「反派」,應該如何界定?
《魔比斯》和《猛毒》,都沒有去進一步刻畫兩者的其中定位,所以到底是反派還是不是,一再的讓人充滿混亂,這種要反派不反派的反派電影,沒辦法弄清自己的所求更加沒有存在的必要,很顯然的,從《猛毒》開始,到《猛毒2:血蜘蛛》再到《魔比斯》,以至於之後即將要在2023年推出的《獵人克拉文》還有《蜘蛛夫人》,似乎可以看得出來索尼正在效仿「漫威影視宇宙」的《鋼鐵人》、《無敵浩克》、《鋼鐵人2》、《雷神索爾》、《美國隊長》,最後再迎來《復仇者聯盟》的模式,鋪陳《邪惡六人組》的企圖十分明顯,可就算索尼的模板都一樣,三部電影也都幾乎孿生兄弟似的長的一模一樣,卻始終忽略了一個重點,這三部電影整體都走十年前的老路,但漫威的第一階段也是用心、富創意和心意的在認真經營這些角色和情緒,這樣的嚴謹,索尼打從一開始就站不住腳了,如今,《魔比斯》的票房很有可能讓索尼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我也如此希望索尼,就到此為止了吧,沒有那個能力,真的不要再荼毒觀眾的耐性了,現在的索尼,連「效仿」都顯得極其的不夠資格
從《猛毒》開始到現在的《魔比斯》,索尼搖擺不定無需多提,連調性節奏都無法掌控,不說還以為索尼是第一天出來營業的,《魔比斯》亦尷尬滿滿的亦然,似乎想要刻意搞笑的橋段都不好笑,結果特別好笑的地方都似乎不是要搞笑,就好比慢動作可以很酷但也可以很爛的運用,我終究搞不懂,跑個步有需要慢動作嗎?麥洛的慢動作跑步真的無來由的令人發笑,特別是又頂著一張假到出水的CGI鬼臉,既尷尬又有事,而且還前後各一次慢動作跑步,真的是吐血,初始所見
《魔比斯》在吸血鬼的能力表現視覺效果設計上,是頗具吸引力的,高超聽力、飛行和超音波偵測,都足以有趣,同時明顯的可以感受到《蝙蝠俠:開戰時刻》蝙蝠群飛行與《駭客任務》中子彈時間對本片的影響,而動作場面則延續了「索尼漫威角色電影宇宙」系列的風格,一定要在晚上打鬥,然後打鬥的時候有非常多讓觀眾看不清楚畫面的凌亂環境效果,導致從上打到下都激不起太多的情緒,但是這一次《魔比斯》的特效團隊大概是吸取了前兩部的教訓,他們發現觀眾會很厭惡打鬥的時候什麼都看不到,因此會很貼心的在一團混亂當中忽然慢動作定格個幾秒讓觀眾看清楚一點,這也算是有進步了⋯嗎?就我看來,第三幕決戰還是一樣無感又乏味,一堆酷炫的能力不願展露,到頭來的同一招疲勞,也只能怪自己不夠有特色了
視覺特效飛行瞬移上的光影與慢動作,一開始是真的都算帥,不過當整部電影都是這種效果而沒有活用這種效果達成某一些能力運用的特色,再帥的呈現都是徒勞,看到結尾,從人設到能力的表現,我仍一概看不出「魔比斯」有什麼自己可以值得被記住的特色可言,而且整部電影都是徹底的感官疲倦轟炸,重點是,很多時候這種能力的發揮都是遠鏡頭攝影,不然就是超近到糾纏在一起恩恩愛愛還搭配一堆飛行呈現的迷霧到讓你看不見個所以然,很多時候,你只能看到他們從這邊飛快的瞬到一個地方,就沒了,然而索尼的怪癖要再加一了,動作戲總愛抱在一起許多時刻都看不出來到底在放閃還是打架,要打,去汽車旅館打好嗎?動作設計有困難,實也可以利用攝影的技巧輔佐,但索尼一樣沒有想要利用執導的技巧或是鏡位的調度,盡可能捕捉讓角色更動感流暢的動作瞬間,進而帶起更絕的帥度和熱血感,配合角色的演出,至少將動作場面刻畫的「好看娛樂且激烈」一點,到頭來你只會空虛的發現,你想要的索尼都故意不給,真的是令人無言以對,不是只在練習時發掘新穎的能力而已,動作戲能看的沒頭沒尾昏昏欲睡也整個都非常不簡單
《魔比斯》不是一個你該去看的電影,除非你迫切的喜愛《猛毒》與《猛毒2:血蜘蛛》,那同一個模組生產下的《魔比斯》可能也會是你的最愛,否則,就省下這一筆吧,至於對我而言,它沒有娛樂性、沒有邏輯、沒有重點、沒有野心、沒有角色、沒有故事,也沒有任何一丁點的魅力,連片尾的片段,都沒有被拍出來的理由,強悍的優勢元素可以俐落的將之變為劣勢,不出所料,果然是我大索尼少爺,至始至終都未曾改變,對的,《魔比斯》唯一保有的,除了很漂亮的花瓶安卓亞霍娜之外,恐怕只剩下索尼自以為是的任性了吧,我就拭目以待的看他們,還能再擺爛到什麼樣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