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蛋聯盟 | The Bad Guys
《壞蛋聯盟》是一部風格美式俐落、調性緊湊帥氣有型且娛樂紮實的作品,納入其中去引言《小紅帽》等大野狼萬惡之形象的設定,同時編排了影史或者是自然界我們最熟悉也最懼怕(文化影響力時而對這些物種有了污名化的刺激,儘管這些物種確有一定的危險性,但他們何嘗只有如此呢),「既定印象」即是危險的「反派角色」狼蛛、大白鯊、食人魚、蟒蛇五大角色共譜《壞蛋聯盟》的罪惡之光,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五種生物,終究只能在什麼都沒做即「令人恐懼」的自怨自艾底下,遵照著普世給予的標籤,做好自己的本份,成為一個所到之處都引發恐懼的萬惡之源⋯⋯嗎?這一點,勾勒出《壞蛋聯盟》最尖銳、實際而普世的絕大命題,「表象的驅使,我們只能順應水流苟且偷生,還是也能擁有改變大眾印象的微小機會?」
童書改編而成的本作,有了一個精彩思量的出發點,敘事手法俐落並搭配上美漫風格的攝影及視覺調度效果,實質加乘了《壞蛋聯盟》更卓越的可看性,而重點是,影射這一個幾乎非常依賴第一印象的社會記號,安排了五大分別佔領各處食物鏈幾近頂端的自然面可怖獵食者角色,他們是否能在第一印象的表面之外,獲得屬於他們其實也可以與眾不同的第二次人生?是《壞蛋聯盟》在耍帥耍壞背後,最為真誠的真心主題
《壞蛋聯盟》劇情講述由五名好友組成的壞蛋聯盟多年來犯下多起惡名昭彰的搶案,成為全球頭號通緝犯和大壞蛋,某天他們意外被警方逮捕,為了逃過這場牢獄之災,主謀狼先生只好跟當局達成協議,必須要改邪歸正,成為對社會有正向幫助的模範公民,沾沾自喜立意成為無敵犯罪團體的「壞蛋聯盟」,在一個別具匠心的歡樂飛車開場之後,本已逃過一劫並計謀策劃更大、撼動整個城市的劫案之時出了差錯全員被逮捕歸案,在狼先生出一張嘴的假戲真做之遊說底下,一行人開始接觸當一個好人的感覺及訓練
在這第一個部分,政府給予機會指派壞蛋聯盟們行善舉,無非聯想到《自殺突擊隊:集結》的類概念作品,只不過《壞蛋聯盟》的氣息親和輕鬆了許多,導演皮埃爾佩里費爾以相對可愛的方式,對類似《自殺突擊隊:集結》的概念故事做出截然不同氛圍的呈現,不過這都只占據電影前三分之一試圖去實施欺瞞下的「蛻變善心」之「假戲」而已尚未算是實際重點,「真做」的後半段才是電影愈有看頭內心衝突的精髓所在,當人們看見面容較為「不善」的人,似乎都有一個形象,讓我們就這樣容易產生負面的刻板印象,自動自發的將我們壓根不認識的人,想成「接近他可能我會有危險」的那種惡徒,然而情況真的是如此嗎?先不說這種把別人當作是壞人的第一印象是否恰當,就算他們曾經是個罪犯,有沒有可能已經在認知到自身錯誤後改過向善?《壞蛋聯盟》立意去講述的這個主題,在戲謔幽默裡頭的蘊藏,其實非常的溫柔
《壞蛋聯盟》整部電影於先製造出來的反差,是相當有意思的,看著野狼、鯊魚、蟒蛇、食人魚、狼蛛這些平時普遍印象中相對負面,讓人感到擔心害怕的動物們,突然在大家面前做出一些友好的行為,確實給觀眾帶來一段印象翻案的感受,只不過「壞蛋聯盟」這樣的轉變,看在部分人的眼裡卻也讓他們感到難以適應,懷疑之心順勢萌生,我們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但轉個念之後就會知道,不用因為這種事情就對自己自暴自棄,透過這樣極度鮮明的世界和物種設定,大部分的配角都維持人類模樣,只有少部分是擬人動物,就是一個很故意,卻良善代為表達的明示作為,藉由兇惡動物們外貌的刻板印象,《壞蛋聯盟》以這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動物作為主角,不僅成功發揮出他們各自的能力和長處為電影增添許多有趣的情節笑料,另一方面也透過人們對這些動物過往形象的認知,頂著那張臉,不管做什麼事都會被貼上負面標籤、當成是個壞蛋,也讓《壞蛋聯盟》主角他們的改頭換面之路變得更為艱難,其於闡述這個世界不分青紅皂白的仇恨,也更有顯眼的批判,因此《壞蛋聯盟》電影中後段的劇情反轉顯得愈有力道讓電影更為精彩不遺餘力,只要有心轉好的「壞蛋聯盟」有個小地方出現漏洞,就會演變成一面倒質疑和批評的情況
俗話有云,「做十件好事抵不過做一件壞事」,特別是本來為惡的壞蛋聯盟,群眾的信心尚未建立之下,天秤兩端的難題就愈是難以平衡,所以想要成為好人的「壞蛋聯盟」也如此的被幕後反派的作弄,轉折呈現,一切都是所謂「年度好人獎」的橘子果醬教授在背後搞鬼,藉由天竺鼠看似人畜無害的外表,行惡意之實,兩邊有了個對照組,凶惡的就一定壞?而一臉和藹可親的,難道就一定是好人嗎?這讓《壞蛋聯盟》雖直白,卻帶來了另一層奠定於本片概念上有趣的思考空間,就在橘子果醬教授順利讓壞蛋聯盟背鍋並遭到警方與大批民眾的誤解之後,編導順理成章,將故事蘊藏涵義的本質放大,既渲染出電影所要傳達的普世價值,也讓壞轉好、好轉壞的後半善惡抗衡,擁有了相當巨大且足夠的滿足與帶入感
行惡是自嘆自身的悲哀不被認同理解即標籤化的無奈,但行善之下的結果,自己是否也能感受到那麼一點點的不同?原本承諾自己絕對會改過向善的壞蛋聯盟,起因為狼先生陰錯陽差拯救一位即將摔下樓梯的老奶奶,獲得了她真心誠意的擁抱,那種受到人們肯定所給人帶來的正面影響,以及使得尾巴開始搖擺的心理悸動,也讓狼先生在已經無法從搶劫獲得滿足的狀況下有了決定金盆洗手的契機感動,似乎自己,真的可以不只是自己和大眾想的那樣,能夠透過做好事來獲得自我認同,從中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但細膩之處即在於,電影深深描繪主人翁領導狼先生的掙扎,要脫離過往邁入新生,還是維持原樣?做了那麼多好事,自己身為「一匹狼」讓人退避三舍的刻板印象真的有可能被改變嗎?有沒有可能都只是自己的幻想呢?害怕及不安旋即於心,更害怕的是,這一群盜匪家人們,他有可能會失去他們
所以狼先生有這個心,但一開始仍表明這其實都只是想要謀取市長信任的偽裝手段,但愈做愈多、愈來愈放得開的好事做為,從拯救受困在樹上的小貓、扶老太太穿過危機重重的馬路,到學習友善待人、跟同伴分享自己最愛的零食冰棒,做這些事情所能夠獲得的「美好」,卻也一一激發了《壞蛋聯盟》主角狼先生,以至於其他原先更為反抗成為好人的角色其善良內在,使他們逐漸產生性格上的轉變,外加州長黛安竟是傳奇盜賊「緋紅之爪」洗心革面後的成功代表,畢竟說到狐狸,普世人對於狐狸的印象難逃「卑鄙」、「惡劣」的既定形象,那既然黛安能夠成功改頭換面,是否,壞蛋聯盟也真的可以成功,不必只需從人們給予的標籤遵從自己不愛的「宿命」呢?黛安身分的揭露,成為另一個對照組,也給了捉摸不定自己渴望的狼先生,一份愛、信任,還有下定決心的一枚強心針,契機就從這裡開始,改變了自己的本命
難道長相兇狠的人就是天生的壞蛋,不值得擁有定論命運的機會嗎?而看著《壞蛋聯盟》裡頭,本該是好人的「橘子果醬教授」實際上竟就是運用「刻板印象」運用極佳、披著慈善外皮的野心家,看似平易近人、有著無害外表的人內心就一定會是善良的嗎?《壞蛋聯盟》最終也藉此引發觀眾的思考,除了希望我們能夠正確辨別一個人的好壞之外,要當個好人也永遠都不嫌晚,並在主體論述的契合之外,其中不論是橘子果醬教授為了奪取隕石力量所設下的大騙局、引退多年又重新出現的「緋紅之爪」,或者是主角狼先生跟好朋友蛇之間為改過自新成為好人一事所衍生的衝突矛盾
《壞蛋聯盟》讓人難以預料的劇情和結局發展,都讓整部電影變得豐富精采,帶給觀眾高度的娛樂性,並進一步藉由角色跟外貌不完全相符的所作所為,點出了整段故事內部所隱藏的核心主旨,整體而言,皮埃爾佩里費爾執導的《壞蛋聯盟》作為一部闔家觀賞的動畫電影表現出乎意料的優異,不光是題材新鮮特別,角色和劇情內容的設計也看得出來有經過細心的編排和琢磨,擁有很高的娛樂及視覺效果外,主題上也毫不含糊的深刻闡揚決定命運還有逃出既定面向的隱含,不是兒戲,也未屈就於兒童,《壞蛋聯盟》是大人才能深深感受到其中之血淚的優秀創作
只不過他還有一些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壞蛋聯盟》人物本身的魅力除了狼先生做為敘事領導中心擁有更多更完整的刻畫,其他四位角色就較為單一了,讓以至於後來受到狼先生啟發「自己可以不只如此」的夥伴們跟隨從良之說服力,無法給人留下深刻且說服足夠的印象,狼蛛、鯊鯊和食人魚偏為中立面沒有刻意表明他們從惡從善的欲意傾向倒是還好,可是極端反面一路絕對堅持從惡的蛇先生,在一場與隊友的爭吵之後沒多久就揭露與橘子果醬教授合夥竟是他的臥底手段,似乎有點強硬的讓起初極為堅持不要成為好人的蛇先生,也與其他角色團員且不放棄彼此友誼的親情方向,當然,每個人都因他們的刻板印象而畏懼,他們五個就是因自身共同點而搭在一塊並逐漸成為只有彼此的家人,狼先生最後已然變好人了可不惜被誤會也要一夥共同去挽回蛇先生,確實建立起友誼的真實家庭而非輕鬆即被未來選擇而犧牲掉的過往曾經,是好的,可是,蛇先生會如此堅持要從惡,背後一定有他的理由及經歷,除了我們知道的他比起其他人更長期受到歧見對待,應該還有更多?
雖然如此,《壞蛋聯盟》也絲絲的將蛇先生導向了一旦成為好人,他其實是害怕自己會失去這些同甘共苦一同被誤解的家人們的故事發展,暖意有到,情感上的延續和穩定也做得很好,只是,填補再多一點的羈絆、連結、所走過的路,相信對於蛇先生一夕從良的面向會更有說服力,略為美中不足,可不失作品總體上的涵量精湛,特別是在山姆洛克威爾、奧卡菲娜、安東尼拉莫斯、馬克馬龍、克雷格羅賓森、薩琪畢茲優秀,辨識度雖高卻也切合每個角色的性格,賦予每一個角色至深靈魂的獻聲演出,他們使得所有的人物,先天上即擁有不言自明的性格魅力,也用專屬的聲調,補足了少數角色礙於片長篇幅略為刻畫不均的小小疏失,所有的人物,都因而坐擁了自身的魅力時刻發光發熱
《壞蛋聯盟》真的,是比預期之中要來得好,風格鮮明、樂趣十足,不願放棄迷失的朋友、偷竊盜獵、飛車追逐、徒手打鬥,其中有幾個亡命家庭精神與鏡頭調度甚至還像極了環球自家的《玩命關頭》,不過《壞蛋聯盟》自有專屬於自己的突出之處,只有自己,才能營造自己真正渴求的那個樣子,說到這邊,《壞蛋聯盟》的視覺替精細過癮的動作場面,增添了不少的可看性活水,美式漫畫帶有一些黑邊網點痕的側邊線條動畫風格,在動作場面上的發揮更顯角色本身的靈活身手,尤其是飛車或者是緋紅之爪一人打十個的橋段,纖細的身材、拉風的外型,都因為漫畫效果才能表現出的狀聲式畫面點綴,而擁有了力與美的震撼張力,飛車追逐時更是活用每個擬人動物角色固有的生物特色,打出了眼花卻不瞭亂的精彩一役,機車、跑車到直升機,場面甚至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既視感,就跟《玩命關頭》幾近一樣,飛越、甩尾、捨身營救
但要以此比喻的話,《壞蛋聯盟》必是處於顛峰時期的《玩命關頭》,有一個優異的主題、不去用說的而是用角色共同經歷表現給觀眾意會的家庭情感精神和固然百花齊放爽快但不浮誇的動作場面運作調度,而非現在已經離譜到底的趨近於系列下限的《玩命關頭》,就可以知道,筆者我對《壞蛋聯盟》的評價,其實頗是讚揚的了呢,而夢工廠,亦彷彿重新找回了以往在商業娛樂下略為黑色戲謔的部分風格,在笑點的調理上,角色既不浮誇去取悅低年齡觀眾,甚至是字字珠璣的機智答應,都有著激烈的猛然意識,兩段打破第四道牆的點綴,愈是將「壞的」到「略好」的選擇,直接四目交接傳遞給各個受眾的觀眾群,有趣的互動,也讓觀眾與本作的距離更顯親近
「你的命運,不是別人眼光定奪而來,應該由你自己主宰」,闡揚高大上的內裡精神,《壞蛋聯盟》憑藉動物之印象及人的交界區隔進行故事至角色的總體設計考量,依賴觀眾根本與身俱來的紮根記憶,令得整體設計的活用素材上,不用明說也能看見其衝撞的猛烈說服力,不過我更喜歡這部作品的地方是,本想說一群壞蛋決心改頭換面當好人的掙扎下,是否最後就真的徹底走向洗心革面的歡樂大結局?
實質是,編導並沒有那麼簡單就這樣做,《壞蛋聯盟》的收尾處,唯一慶幸的是橘子果醬教授的惡性被揭露賞了「既定印象」一個大大的耳光,半好也半壞的情況在於,編導仍然讓聯盟角色們處於相對灰色的地帶,爽快坐了牢、承擔一生所作所為的責任,壞無法太快根治,畢竟金盆洗手之後,不代表往昔惡行就可以被一筆勾銷,但當他們願意入獄贖罪即等於壞蛋聯盟們「變好許多的價值觀」逐漸增加,故事的合理性自然更為豐碩之外,也象徵了這些被「表象」綑綁一輩子的角色們,知道當他們從「獄中」離開後,即是第二次機會迎來的嶄新世界,《壞蛋聯盟》的原著故事,本就一定程度的能夠為社會帶來鼓舞,而製作極為突出精良的國際文化動畫改編力作《壞蛋聯盟》,更是有效強化傳遞了「命運主宰粉碎表象」的強悍意志力鼓動,我喜歡《壞蛋聯盟》,而就優異寓教同時於樂的社會價值面來說,我們希望也確實還需要更多一點的《壞蛋聯盟》這樣的正向作品呢